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QzMDY1NQ==&mid=2247484275&idx=1&sn=3f78f7f95cfd9d296bea0d3afa9f07be

2017-04-07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和习俗

是家庭成员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

家风好,则人心正

父母善,子女孝,婆媳和,邻里睦

小家连着大家,大家连着国家

家风正则民风淳

家风不仅关乎一个家庭

更是民风和社风的基础

 

 

之前介绍了天胜照相馆的老板裘珊,这期就给大家介绍下他所属的姓氏——裘氏。裘姓在百家姓里位于171位,虽不是大姓,但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姓氏。洪塘裘氏原是从山东渤海郡迁移至此,因为先祖被指派到这里做官而定居下来的。

 

 

裘氏的大宗祠中有历代辈份的排行,虽说家谱失散了,但不少人还是记得颇清楚的,它前二十个辈份的排行是:“仁义礼智信、富良复聪俊、大宋牧慈宗、盛唐端国胤【yìn】。”从字面上来理解,前十个字辈,是上代祖先对下辈为人的规范和美好的愿望,后十个字辈则是交代了大宋朝代在慈溪任过县令的是洪塘裘姓最先的祖先,还有在盛唐时期也有先人出仕担任官职,警示后人不要忘本。



裘氏家族有一条流传千年的古老家训:

传家以孝义为本,处族以仁让为先。

这条古老家训的浸润,让古往今来的许多裘氏族人保持了相对独特的“个性”,不但保持家族内部的和谐与团结,还秉承了与人为善、热心公益的家族基因。

 

 

洪塘裘氏定居于裘市村,原名裘墅,位于县府慈城东南狮子山余脉横山脚下。姚江从裘墅南面由西流向东,再从东面由南流向北,把其半腰紧紧围住。裘墅地势平坦低洼,河流纵横密布,是慈谿【xī】县(现为慈溪市)的粮仓,鱼米之乡。裘氏家族流传至今,贤德辈出,其中以裘市裘兆锦祖孙三代为佼佼者,祖父裘兆锦,其子裘永明,孙子裘琏。

 

 

 

裘兆锦,字绍东,进士及第。崇祯十一年(1638),因平孔有德乱有功,由山东兖【yǎn】州府通判,擢【zhuó】为浙江宁绍参将,时宁绍参将驻舟山,府在镇鳌山下。裘兆锦文易武职,自勤勉不殆,明末倭乱渐息,海防松弛,军人多有离伍,裘兆锦乃立军规,逐条加以约束。日常演练,亲身士卒,遂得军心。时值岁旱,裘公出己薪俸,疏浚河道,修筑东河小碶,水利为之大兴。春秋两汛,裘兆锦巡洋过普陀山,曾作诗一首:

 

天险东南此一山,重将龙象护雄关。

自悬慧日临千岛,不尽恩波到百蛮。

暂偃牙旗看弈罢,偶过竹院听钟还。

细思铜柱题名客,何似轻鸥翠霭间。

 

崇祯十五年(1642),裘兆锦因治军有方,升任广东潮州总兵。世人为感其德,乃于碶侧立生祠祀之,后裘兆锦死于任上,其祠改称福德庙,世人以乡贤称之。

 

 

   裘兆锦子,名永明,字德纯。顺治二年(1645),散尽家产,招募勇士,从监国于绍兴之鲁王朱以海,监国授以左军都督。次年六月,江上兵溃,鲁王逃亡,裘永明为清军所弑。

 

 

其子裘琏,字殷玉,号蔗村,永明子,世居横山,学者称横山先生。”康熙十六年,裘琏经黄宗羲举荐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纂修,其中的“三楚志”因裘琏的参与编得“最工且速”,深得康熙帝青睐。志载:“……应甲午顺天乡试,中式第七名榜进呈,上见琏名喜,谓近侍曰,裘琏中矣。次年成进士,殿试抑置三甲读卷时,上命取琏卷亲阅,有‘对策甚好,字也端楷’之褒。钦命传胪,殿试对策上特置三甲第一,改庶吉士,时琏已逾七十”。

 

尧舜不并耕,

孔子小农圃。

孟翁素飧【sūn】非,

伐檀诗人苦。

潮公有事在,

闲情娱泉石。

龙香钟鼓新,

此耒【lěi】良可息。

 

息耒园

|

裘琏

 

裘琏不仅能文能诗,更善戏剧,其一生除了《横山集》、《复古堂集》、《崇祯长编》等著作,更有《女昆仑》、《玉湖楼传奇》、《四韵事》等戏剧问世,所以后人称他为戏剧家。乞身归里时的裘琏年事已高,且又字“蔗村”,大约希望能有一个蔗境,安逸地度过晚年。然事与愿违,这位以戏剧家名世的老人,没有料到命运之神给他安排的是一出悲剧:雍正六年冬,因昆山三徐案株连,次年六月吞铜钱自杀于燕邸,享年八十六岁。

过在璇禅师新构伴山精舍有赠

裘琏

 

 嫌尘嚣寺未全除,更向涛端小卜居。

得我性情为好友,留山面目是精庐。

茗新炉旧香偏和,花洁泉清味有余。

事事对君任世外,浮生半日即非虚。

 

 

银楼业,是上海众多行业中的一种,通过它的百年变迁,尤其是它的兴衰荣枯,能折射出上海百年的风云变幻。

 

 

裘天宝银楼最早于清代道光十年(1830)由宁波富商裘丕远创立,最初的位置在现今上海黄浦区方浜【bāng】中路、中华路转角处,是沪上最早开办的银楼之一,也是上海银楼业九大母牌之一(裘天宝、方九霞、杨庆和、上海凤祥、宝成、庆云、景福、费文元、庆福星等)。继后又在1853年开设了庆云仁记,1856年开设的景福银楼,后又分设裘天宝德记、礼记,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银楼金店。

 

 

裘天宝银楼生产出售金银首饰、中西贵金属器皿、宝星徽章、珠翠钻石、珐琅银金、精致礼券,种类繁多,做工精致。每件产品上都留有“裘天宝”样戳,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

 

 

1946年蒋介石国民政府为发动内战,颁布“紧急经济措施方案”,实行黄金国有,禁止黄金自由买卖,裘天宝因业大摊子大,无法维持庞大开支,被迫局部停业。解放后,上海市政府加强对金银控制,颁布了金银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银楼业只准按规定定价出售,不得再收进金银。各银楼存货售完,遂收盘歇业。裘天宝银楼晚期掌舵人裘耀祖和他父亲阿庆先生,在民国后期先后都是浙江省参议院议员。他们父子在裘墅出资办学,修桥铺路造凉亭,在裘墅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很高。

 

 

 

大家可能不知道,开设裘天宝礼记银楼的裘氏是京剧大师、“麒派”创始人周信芳的岳父,他的女儿裘丽琳就是周信芳的夫人。

 

1923年,裘丽琳与麒麟童周信芳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裘丽琳爱看京戏,在看京戏中逐渐对周信芳产生了浓浓的爱慕之情。在那个包办婚姻的时代,裘丽琳却极有主见,打破世俗禁锢,坚决要嫁给周信芳,即便当母亲得知自己的女儿爱上了“戏子”,将其禁闭在闺阁之中。

 

 

果断勇敢的裘丽琳毅然趿【tā】着拖鞋溜出家门,两人乘上沪宁线,历经三小时的路程奔到苏州,有情人终成了眷属。以后裘丽琳与周信芳生有四女二子,并生死相依走过了四十五年路程。

 

 

家风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是每个家庭教育的智慧体现,国是家的国、家是国的家。家训,是文化传承的符号、是道德约束的戒尺。家训带家风,家风牵世风,透过裘氏家训和裘家的几代人,我们可以看到,数百年的传承,不仅是后人修身立命之本,还承载、演绎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

 

编辑 | 狗蛋姑娘、丸子

参考资料 | 《裘天宝银楼的发源地》翁亭

                   《故土乡情》叶龙虎

                   《上海滩九大银楼》孙敏

                   《家乡记忆》谢云陆

                   《裘天宝的裘家与桕墅方的关系》宁波镇海桕墅方氏家族的博客

                   《洪塘裘氏》舞月空城

                   《裘琏》百度百科

 

横山访裘琏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1403159b90102x07i.html

裘琏(1644-1729)字殷玉、又字殷曰、号未亭又号废莪子、晚年自号蔗村,学者称为横山先生,浙江慈谿横山裘墅人(今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裘市村)。清初文学家、诗人、戏剧家。祖父裘兆锦,官广东惠潮总兵,鲁王监国封平伯侯。父亲裘永明,诸生,顺治乙酉散家财数万金起兵从鲁王,授左军都督,丙戌殉难钱塘。裘琏从小天智聪慧,七岁应县试获第六,十四岁受业于东山向夫子问雉,康熙八年始应乡试。此后命运弄人裘琏屡试不中,康熙二十九年经黄宗羲推荐修《大清一统志》,康熙三十年总裁徐乾学命辑《三楚志》,十五天而成。康熙五十一年作《万寿升平乐府》献给康熙帝。直至康熙五十三年应顺天府乡试,中式第七名。康熙帝知道后对近侍说:“裘琏中矣”,此时年已七十一岁。第二年乙未科殿试进士三甲第一名,钦赐传胪改庶吉士。次年因年事已高奏请还乡。雍正六年冬“传以昆山三徐事株及”被逮捕入京,第二年卒于京年八十六。裘琏一生著作颇丰,共有一百七十多卷,流传下来的有《横山初集十六卷》、《易皆轩二集》、《横山文钞一卷》、《横山文集》、《横山诗集》、《横山史论》、《定海县志》、《普陀山志》、《康熙钱塘县志》,杂剧《明翠湖亭四韵事》、传奇《玉湖楼传奇第六种女昆仑》等。

X


裘太史蔗村像

慈谿县志中的横山

寻访裘琏从横山开始,《光绪慈谿县志》记载:“横山,县东南一十里,山势平坦,上有晋虞胄墓,胄好学不怠仕致散骑常侍至今呼为常侍墓。”横山西临官山河,山高不满十 丈,两条小路从其山上过,看上去像鲤鱼。过山东南通裘市、东北通姜湖、白米湾,北过夹田桥通县城慈谿,西南过江口通半浦,西通赭山。山旁为官山河,水北出到后江过官山亭到慈谿,南出过小西坝入前江,过大西坝、高桥入西塘河到宁波。去横山西十来米原有石拱桥,直到八十年初造公路才拆了重造水泥桥。官山河横山段历来为浙东运河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商贾乘舟路过,当年韩国人崔溥就是过横山到慈谿一路沿浙东运河回国的。其《飘海录》记载:“二月初一日 过慈谿縣···至西屿乡之新堰,堰旧为刹子港颜公堰,后塞,港废,堰为田。导水东汇至於广利桥之南置此坝,外捍江潮,挽济官船谓之新堰,概与新坝同。至此,又挽舟而过,过新桥、开禧桥、姚平处士墓,至慈谿縣·····”。文中记载新堰即小新坝今称小西坝,开禧桥即为夹田桥。想当年此地也应是浙东运河乡间美景,清代诗人应庆龄·横山道中诗:“杳窅山烟锁夕阳 横畦十里插新秧 一声娇鸟啼来缓 我正归时农在忙” 就是描绘这种田园风景。现此段运河现作为浙东运河成为宁波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横山诗
清 洪庆瑞
距县八里程 有山妥而平
高不满十丈 双径跨脊行
乡中好事者 鲤鱼状其形
藐兹土壤耳 岂能齐坯英
我友号轶客 为我闲论评
其祖昔居此 渤海延家声
蔗村好手笔 著作光承明
归卧溯游钓 梓集乃其名
一邱遂增重 何必崑与瀛
此山比无胜 谛视派颇清
河水游曲折 起伏亦有情
於嗟太史徂 惟见横山横

已被挖掘大半的“横山”面目全非········

真实的横山景象还是令人吃惊的,那美景去哪儿?要不是上前看见了真实的岩石,加上横山桥碑及汽车站牌,我真有些怀疑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南通小西坝

北通慈谿(慈城)




横山南数十步水左出曲折向东既往裘市,二月时真好河道清淤得见倒圮的横山闸。光绪《慈谿县志》载:“横山闸,县東南一十里,闸夫二名,在今横山南旧称横山堰”。


一路向东沿河四五里到裘市,裘市又称裘墅,旧属慈谿縣西屿乡安仁村,十三都一图、二图。裘氏祖籍山东渤海郡,始迁祖从仁,宋绍熙间自四明鄞阳乡迁慈溪横山德清港宣家桥,历来名人辈出,遂成慈邑望族,世称“慈谿横山裘氏”。裘壤字本厚,弘治六年进士,授行人转工部郎,奉命福建湖广河南及辽周二府。裘兆锦,官广东惠潮总兵,鲁王监国封平伯侯。裘永明,授左军都督。裘琏,康熙五十四年进士,文学家、诗人、戏剧家等,近代上海滩著名银楼“裘天宝”,宁波自来水公司,天胜照相馆等企业均为裘氏所创立。

光绪《慈谿县志》载:“洪崆峒桥,县東南十五里,西箭河廻澜桥东北,旧名第一桥,俗呼拉子桥,囯朝雍正八年里人重建”。现桥為民国三十六年重修。

清景楼俗称“大官房”,系裘壤所居之西江清景楼,明代中期建筑。明代李东阳有“西江清景楼记”,其中“壤世居慈谿之东乡,距治十里许。东北蛟川支派所汇,西南則远受舜江。清波激流左右环带,吾之楼适当其中。凭高以望窗轩几席之外皆水也,而西江为尤胜,故名之西江清景楼”。裘壤系李东阳弘治六年所取士也。明代张邦奇诗家清景歌為少参裘西江先生赋,其中有“诗翁构楼在人境,楼外风烟人不省”句。

明代清景楼门厅梁架





清景楼明中期原汁原味抬梁式结构







清景楼明代柱础(磉盘石)

抱鼓石

玉湖池


玉湖池,俗称“大池墩”。湖滨有裘永明玉湖楼藏书楼,藏书过范氏天一阁。

裘琏康熙丙辰冬月所作《玉湖楼传奇第六种女昆仑》即于此楼。

裘琏也为玉湖池作诗两首
池上
其一
秋风动树影微凉 饲草新鱼跃晚塘
最爱禅声断续处 青山片片挂斜阳
其二
新浴弹冠暑气清 避人扪腹偶闲行
已知世事浮云薄 醉看凉蟾屋外生
也是在此裘琏为当时还是雪个和尚,日后成为大名鼎鼎的八大山人朱耷写诗索画《寄个山綮公二首并索画》。“吾爱芦田綮,逃禪不著经。诗名高白社,書价重黄金。林卧山云冷,江排闥树青。吴绫如有寄,乞为画秋屏。”


站在这里对面的地方叫小官房,疑似裘琏故居所在地,民国三年其故居着火焚毁。因其就在玉湖池边上,村民说这地方最有可能且有名号,与斜对面的大官房相对应。玉湖池畔令人遐想·······不幸中万幸太史公的文集我们还能读


 

裘琏

http://www.baike.com/wiki/%E8%A3%98%E7%90%8F

裘琏(1644-1729) 清代戏剧家。浙江慈溪人,字殷玉、蔗村,号废莪子。康熙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旋以年老乞归。曾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能诗古文词,工乐府,擅写戏曲。

 裘琏 (1644~1729) 字殷玉,一字蔗村,号废莪子,学者称横山先生,清慈溪横山裘墅(今江北区裘市)人。有文才,早岁从黄宗羲学,以诗名。科场失意达50余年,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得黄宗羲荐,参纂《大清一统志》,所纂《三楚志》,阅15日成,既工且速,总裁徐乾学览而称奇。康熙帝南巡,献《迎銮赋》,帝60大寿,复献《升平乐府》,帝阅后命近侍记名。72岁终成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告老归里.,徜徉山水,著述不懈。善作传奇、杂剧,著有《昆明池》、《集翠裘》、《鉴湖隐》、《旗亭馆》杂剧,合集《四韵事》。尚著有《复古堂集》、《天尺楼古文》、《述先录》、《横山文集》、《横山诗集》等。

裘琏(1644-1729) 

字殷玉,一字蔗村,号废莪子,学者称横山先生。清慈溪横山裘墅(今属宁波市江北区)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土。善作杂剧、传奇,主要剧作有《四韵事》。《玉湖楼传奇》等。曾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著有《横山集》、《复古堂集》、《崇祯长编》等。 


裘琏诗

  秋夜 

  徒倚立庭隅,树杪送明月。流辉盈衣袂,清影寒肌骨。静闻众籁生,徐观万虑歇。溪声入城来,蛩语临阶发。仰见彩云飞,幽怀同飘忽。 

  过饭佛庵 

  兰若东皋外,投间此地过。斜阳深院少,落叶暮秋多。清磬寒残菊,金绳带女萝。那堪挥麈罢,回望白云阿。 

  登延青阁 

  高阁信延青,千峰削翠屏。溪光匹练下,鸟道一樵经。祠庙何年辟,禅门尽日扃。烟霞随地出,驻屐问山灵。 

  偶成 

  辞家寒食正萧萧,芳草王孙归路遥。海雨山云盈卧阁,愁思苦酒压春宵。频年客计惟弹铗,近日乡心只问潮。不少尘门妻子在,谁将词赋换渔樵。 

  春怀 

  孤城薄暮散晴烟,孤客逢春眺远天。山耐长看添树好,花因易谢得人怜。非关病肺新疏酒,多为牢愁爱早眠。三楚欲留王粲老,登楼莫遣听啼鹃。 

  春怀 

  墙外落花红,流莺啼树中。客心原断绝,不敢怨春风。 

  送刘仁规 

  明月照残孤客梦,寒砧捣尽万山秋。欲知别后相思处,落叶飞鸿送远舟。 

  过筠州怀苏子由 

  熙宁有苏子,曾此监酒税。直言忤新法,炎方御魑魅。独醒不辍醴,白眼看天醉。东轩一啸歌,山水日苍翠。锦城与蜀江,嘉名良所赐。谁知陈州客,千古有余喟。 

  湖口县 

  一县当湖口,孤城跨碧山。山云抱树在,江鸟狎人还。井邑炊烟断,郊扉雨雪关。楼船哀暮角,客泪裛潸潸。 

  富春 

  绿水逐舟行,青山夹岸生。布帆斜日乱,枫树远烟平。大汉严光宅,东安刺史城。有怀频览眺,作赋拟《西征》。 

  舟次兰溪 

  傍晓过兰溪,莺声历乱啼。目穷于越外,梦断豫章西。雾重天疑尽,烟衔树渐齐。王孙归未得,芳草又凄凄。 

  梦谢对越赋寄 

  梦回愁不去,烧烛看君诗。吟到怀人句,依然载酒时。山城黄叶蚤,海岸白云迟。翘首关山路,含凄未有期。 

  闻冯太仆至 

  风流冯太仆,棹雪过盐川。老健轻行役,羁愁入旧年。占星能重县,计日却迟船。闻道徵君柳,萧条不似前。 

  途中喜晴 

  路近五盐城,山云散晓晴。野花如爱客,歌鸟欲通名。鱼笱当梁设,春田带水耕。风光随览眺,渐觉马蹄轻。 

  登一杯亭 

  轻风细雨拂船回,太守祠堂傍水开。何处梅花飞槛畔,隔江柳色出城隈。春光极目人千里,遗迹当年酒一杯。自爱云山频眺望,流莺唤出客思来。 


作品/裘琏 编辑

著有杂剧《昆明池》、《集翠裘》、《鉴湖隐》、《旗亭馆》,合称《四韵事》及传奇《女昆仑》等,另有《复古堂集》、《横山文集》、《横山诗集》等。

慈溪的裘家是分支: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8107f93f0100xhif.html

171 裘姓起源 

2011-10-15 23:43阅读:62
一、裘姓源流
裘(Qiú)姓源出有四:
1、由仇氏改姓而来。根据史籍的记载,有一支裘姓本来是仇姓,后来为了避免仇杀而改成了裘姓。
2、出自姬姓,来源于邑名,以地名为氏。春秋时期的卫国有个大夫被分封在裘邑,他的后人于是用裘作为自己的姓氏。
3、来源于官职名,以官为氏。相传周朝有官名为裘官,职责是负责制作皮质。他的后代于是以这个官名作为姓氏。
4、来自求姓。为了书写简便,有一支求姓改姓为裘。
得姓始祖:裘侯。春秋时,卫国有个大夫被封于裘邑(在今河南省东北部),
时人称其为裘侯。其后世子孙便以居住地为姓,遂成裘氏。故裘氏后人尊裘侯为裘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裘氏望族居住在渤海郡(今天的河北省境内)。裘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春秋时候,卫国有益为大夫叫作食,被分封在裘邑(今河南省北部)。他的后代以封地的名为姓氏,成为今天裘姓的来源。关于裘姓,有考证说和周朝时候的裘官有关。古时候中原冬季寒冷,朝廷里面保存了大量的皮革衣裳(裘,就是皮革衣裳的意思)。周朝为了便于管理这些衣裳,设立了一种官职叫作裘官,专门司职宫廷衣裳的制造,等级,保管,赏赐等方面的工作。有些裘官的后代就一官职为姓,成为了今天裘姓的另一支源。在古代,裘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渤海。渤海郡治所在今天的河北省、辽宁省渤海湾沿岸一带。裘姓族人在全国许多地方均有居住,如北京,上海之松江,河北之景县,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太原、大同、运城,江西之崇仁,福建之清流等地。裘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1%,尤以浙江、江苏多此姓,两省裘姓约占全国汉族裘姓人口的61%
三、郡望堂号
堂号
 敦睦堂:来源于一个和睦的家庭。宋朝时期的裘承询一家,居住在云门山的前面,他们一家相处得很和睦,从来不闹分离。19代没有分过家。
四、历史名人
裘安邦:清朝徐州总兵。字古愚,号梅林,会稽人。嘉庆年间进士。喜好文学,能作诗。他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爱民如子。他去世以后襄阳的老百姓很怀念他,为他建立了石碑庙宇纪念他,每年都举行仪式祭奠他,看到他的石碑,没有一个不流泪的,因此人们也把这块石碑叫做“堕泪碑”。
裘 仲:汉朝名人。
裘万顷:字元量,宋朝时期新建人。著名诗人,进士。对待父母很孝顺,学问也很大。作过江西抚干。
裘曰修:清代尚书,新建人。乾隆进士,做过三部尚书,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最大的政绩是治水。
裘琏:清朝时期康熙进士,著名的戏曲家。现存的杂剧有《昆明池》等四种。
五、裘姓家族掌故
为了让后人了解一些祖上的渊源,所以将我所知对裘姓家族有关传说作些记录,应该还是有意义的。
我们裘姓,在大宗祠中原有正式家谱的,各分支小公堂中也挂有某些衔头的匾额,并有年份记录,可惜在解放后历次运动中失散不见了,和我同年代的一代人中也未发现有亲自看过家谱的人,所以只能作为传说了。
我小时听上代人说,我们的祖先是山东渤海郡来此的。这是有根据的,因当时这里农家的夹箩上普遍写有“渤海郡”三字,大概后代不忘祖先根源的缘故,这是我亲眼见到的。起初,我以为我们的祖先是从山东逃荒到这个“唐涂宋地”的海滨来的,但后来很多老年人都说我们最早的祖先是山东来慈溪县做官的,但究竟是七品正堂呢?还是佐贷官却说不清了,可是我们这里上了年纪的人大多知道,大宗祠中有历代辈份的排行,虽然家谱失散了,但不少人还是记得颇清楚的,它前二十个辈份的排行是:“仁义礼智信、富良复聪俊、大宋牧慈宗、盛唐端国胤。”因此,如果细细一想,从字面上来理解,可以这样认为,前十个字辈,是上代祖先对下辈为人的规范和美好的愿望,后十个字辈似有明显的寓意,因为它和传说有密切的联系,前五个字辈:“大宋牧慈宗”,我的理解是:大宋朝代在慈溪任过县牧的是我们裘姓最先的祖先,反过来说就是:我们这里裘姓最早祖先来慈溪任过县牧的。同时可以认为最早祖先是七品正堂,因为不是正式县令是不敢称“牧”的。至于后五个字辈:“盛唐端国胤”,我的猜想或者更上代的祖先在盛唐时也曾为官,因为“胤”就是后代之意,那末这十个字辈排列起来可以如此推断:大宋朝代在慈溪做过县牧的就是这里裘姓最早的祖先,也就是盛唐时期端国的后代,但“端国”二字是官衔还是地方则颇难推考。
传说中我们那位最早来慈溪做县牧的祖先,他的子孙后来就在慈城那边一个地方落户,就是洪塘裘市(原称裘墅)。其后裔娶了这里柴姓大族农户中一位姑娘为妻,这位姑娘就是我们这里裘姓最早的祖太婆,到现在柴家有些老年人还会说:“你们裘家人是我们柴家的甥”。
那末这里一直流传着:“裘家只有柴氏太婆,没有裘姓太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其传闻的典故是:原来山南裘墅是官府的后裔,门第显赫,柴姓虽是大族,毕竟是庄务农家,姑娘婚后生下孩子时,她弟弟前去送礼因要翻越长溪岭,所以脚上穿的是草鞋布袜,谁知这姊夫家很势利,竟然打发这位舅老爷和佣人一起吃饭,做姊姊的得知后,一气之下就带着孩子回到山北娘家来了。柴家的众多兄弟得知此事,当然都极为气忿,于是就把姊姊和甥安排村边住下,另外又分几户近族后边建村,就是现在贴水后柴,这样,姊姊和甥居在中间,前后都由舅舅们保护起来。
山南那边呢?一则是有财有势的官府后裔,二则可能也惧怕这里强悍的民风,所以另娶妻室,不来过问这里的事了,后来一直过了若干年以后,又认了宗,通了往来,这就是裘姓只有柴氏太婆的缘由。
听了这些典故,在我的想象中我们这位祖太婆必然是位美丽而刚强人物。如果容颜不美,有财势的官府后裔不可能聘娶她,要是缺少刚强的性格,不敢在一气之下毅然带领孩子回娘家来的。现在我们这里数百户的裘姓人家,就是由这位柴氏祖太婆从山南带着孩子回来长大后生息繁衍下来的。
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岁月冲淡了人们的激情,舅、甥家族的后代渐渐有了矛盾以致冲突争斗,因此在柴裘二村的交界处开掘了一条界河,上面一条小桥名曰界河桥,到现在作为历史的见证,在几年前改为水泥桥,因此也无从获悉原来建桥的年份。写上这些,可让后代了解裘姓的根缘,传说的典故可能有不尽真实之处,可是上代人传下来的总不会完全信口开河的。
至于后面二十个辈数,即:“本支起后昌,荣禄缘先进,茂德习诗书,家声恒久振。”从字面上和语气的角度看,很明显是三北一支的祖先后排定的,四十个辈数并非出于同一代祖先之手。可以这样认为:前二十辈是山南裘墅祖先早排定的,理由之一是“本支”中并没有听到和见到大字辈以上祖先的遗迹遗事及传闻。之二就是裘佐然告诉长水说:“柴氏祖太婆是会武艺的,使‘谠叉’时虎虎风响、十分娴熟”。既然裘佐然一代还有这一传说,可以推想并非有五六百年那么遥远!我的猜想前二十个辈数可能是柴氏太婆回三北后若干代,山南的祖先又认了宗、通了往来的这段时期传过来的,那么柴氏太婆的丈夫是否是“俊”字辈?还是“聪”字辈!根据这里的情况,我推想最高不会超出“复”字辈的。
今年上春,我看到清光绪二十五年编的线装本《慈溪县志》,在卷十六中对此有下列记载,称求承祖在南宋乾道九年至淳熙三年(即1173-1176)任慈溪县令,又引:“按雍正志,承祖作成祖误,丽瞩楼集裘氏谱求作裘,其文云端国八世孙承祖乾道间授慈溪县令,庆元中转明州别驾,卒葬慈溪姜岙。”
此载清楚说明,慈溪裘姓最早的祖先裘承祖是南宋乾道年间从山东来此任县令的,是端国的八世孙。以此来看“端国”应该是盛唐时期较高的官衔无疑。
此外,该县志中对裘姓从山南分支到三北来,亦有较明确的记载,在卷五·建置·四善举中:裘氏崇义堂义学,在北乡二十七都西二图,同治九年(1870年)里人裘普乔暨侄景恂,承父祖春阳遗志,捐银二万三九十两,建义塾一所,置民田二百八十五亩二分九厘四丝四忽,灶田三百四十八亩六分九厘,灶地一百八十亩。
裘乔普记曰:吾族自横山(即山南裘墅)迁北乡至今二百余年……
由此推算,1870年建义学时迁来二百余年,可知这里裘姓的柴氏祖太婆来此落户时间是1650年左右,到现在是350-400年之间。
该县志还记载裘家庙(慈庄庙)建于同治十三年(即1887年)裘家庵(护龙庵)建于同治四年(即1865年),以上记载与传说基本吻合。2002年6月补注。

 

 

 

 

 

古韵掌起 | 裘家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zUxMTkyNg==&idx=1&mid=2650096976&scene=21&sn=8e98a01276c81d3940e05cd0bc215460

 

裘家村位于慈溪市掌起镇的西部,在2001年由原来的裘市、裘家两村合并而成。


裘家村历史悠久,古迹丰富,人杰地灵。是中国国医大师裘沛然的家乡。慈北裘家发端于明洪武年间,约有650年左右的历史,村内有380多年的古建筑——裘家祠堂,有年代久远的裘家老街,有怀德桥、崇义学堂等文物古迹。

 


 

 

据记载:

裘氏的远祖为春秋时宋国大夫仇牧,仇牧为护君成仁,其子“仲”避居卫国,改“仇”为“裘”,骥小康(求衣为康),创裘地(今河南通许县苗岗,古称裘亭);裘氏祖宗千百年来转辗陕西、河北、山东(渤海郡)、南京,至晋大司马“睿”历二十二世(按时间推算应为三十二世)。“睿”平江南隐于婺。  

“睿”子“尚”辞晋黄门侍郎隐居会稽云门斗坵(今绍兴平水)。云门裘氏,同居共爨,孝义敦睦,宋真宗敕旌“义门”,历二十七、八世,为中国义门之最。有云“渤海振家声,会稽世泽长”!

“睿”之弟“忻”,原居肃州,其后人辗转迁至剡县(今浙江嵊州市)。至唐有裘甫,乃农民起义领袖,失败后族人四散。现可考证该脉有奉化、天台、慈溪、余姚、福建、河北等。

 

 

 

 

 

 

 

目前,全国有裘姓人口约13.5万人,排名345位。主要分布在福建、湖南、富阳、永康、北京、慈溪、奉化、台州、无锡、天台、东阳、诸暨、嵊州、余姚、嘉定、平凉,还有美国、台湾、新加坡、香港等地。分布在宁波的裘氏族人,是唐时农民起义军领袖、嵊州人裘甫的后裔。裘甫起义失败后,其子弟逃到宁波奉化裘村(现名),宋后又有从宁波迁居至福建福鼎、长乐和浙江舟山等地的。目前,余姚裘岙村、宁波江北裘市、慈溪裘家村及北仑春晓裘山村均为奉化裘村先祖的后裔,共有一万多人。

 

 

慈北裘家属山南慈城洪塘裘氏(今宁波江北裘市)的分支。相传,慈城裘市(原裘墅)裘承祖后裔娶慈北柴家(今掌起柴家村)柴仁女儿为妻。柴家柴仁持家俭朴,一日,山南亲家做寿,柴仁布衣草鞋,挑着幢篮担,步行翻山过岭去送寿礼,一腔热情到了慈城裘墅亲家家里,竟遭亲家斜眼冷落。原来,山南裘墅亲家是官府后裔,门庭显赫,对布衣草鞋的客人,不但冷落,还吩咐佣人叫他到厨房吃饭。柴仁深感受辱,一气之下,抛出寿礼,挑起空幢篮,不辞而别,饿着肚皮返回慈北柴家。柴姓女儿得知父亲受气回家,心里十分难受,对夫家非常失望。于是,趁人不备,悄悄整理了几件替换衣衫,追随父亲到了慈北娘家。

 


 

再说,此时的柴姓女儿已经怀有身孕。到了娘家,柴家兄弟恐防山南裘家要来仗势抢人,便由两位兄长专门护卫。几个月后,柴仁女儿产下一子,归宗姓裘,这就是慈北裘家的开始。后来,裘姓外甥就住在两个舅舅的中间。几百年后,就形成了前柴、后柴,中间裘家的村落格局。

 

 

裘氏家族有一条流传千年的古老家训:

传家以孝义为本,处族以仁让为先。这条古老家训的浸润,让古往今来的许多裘氏族人保持了相对独特的“个性”,不但保持家族内部的和谐与团结,还秉承了与人为善、热心公益的家族基因。

 

 

 

 

 

 

 

 

中国国医大师裘沛然,(1913年—2010年5月3日),中国国医大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终身教授。

 


裘沛然长期从事中医教育和中医理论、临床研究,在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经络、伤寒温病、养生诸领域颇多见解,对内科疑难病的治疗亦颇具心得,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的副主编。

 


 

裘家祠堂位于掌起裘家村,坐北朝南,共三进,由门厅、前厅和前厢房、后厅和后厢房组成,占地1060平方米。东侧门旁嵌有1921年禁碑。据记载祠堂始建于明代。2011年被慈溪市公布为市文保点。

 

崇义学校旧址位于掌起裘家村,坐北朝南,现存七开间平房,占地225平方米。据记载清同治九年(1870),里人裘普乔和侄子裘景恂在此创办崇义堂义学。


 

1927年11月,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卓兰芳派周祥福来慈溪工作,把中共慈北区委分为中共观海卫区委、中共裘家区委和中共庄桥区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共慈溪县委,县委机关设在裘市崇义学校,县委直属于中共浙江省委。《参照慈溪党史胜迹(十)》


崇义学校旧址在2011年被慈溪市公布为市文保点,2016年公布为市文保单位。

 

 

 

怀德桥位于掌起裘家村,系单孔石梁桥,南北横跨快船江,长13、2米。桥在清雍正时县志中有记载;而据桥栏题刻,清嘉庆十八年(1813)重修。

 

 

三篇相关的文章:

 

裘市旧事(裘市古村——洪塘街道)http://www.ningbocat.com/post/1104.html

裘天宝后裔裘珊:  http://www.ningbocat.com/post/1102.html

天胜照相馆背后的故事:一次赌气,成就百年老字号 http://www.ningbocat.com/post/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