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行为经济学的辩护

统计学把我们怼了一遍,让我们用行为经济学找回场子。

这里首先要介绍三个词——“心理账户”“禀赋效应”“损失厌恶”,它们来自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等人的研究。

心理账户

设想一下,你今晚要去看电影,一张票50元。买票之前,你恰好丢了50元,那么你还会买票看电影吗?

换一种情形,你今晚要去看电影,一张票50元。买票之后,你弄丢了票,那么你还会重新买票看电影吗?

同样的沉没成本,却会带来相当不同的选择。在塞勒的调查里,有88%的人会在丢钱之后买票,但只有46%的人会在丢票之后再买票。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觉得后一种情形让人纠结许多?

这就是心理账户的影响——钱被划入了现金账户,电影票被划入了实物账户(可以有多个)。

当我丢钱时,现金账户的变动很容易和作为实物的电影票分开来看;但当我丢票时,事情发生在同一个账户,重新买票就像要用100元看这场电影一样。

更直白的例子是:丢五元钱毫不在意,但是一个五元钱买来的甜筒掉在地上……信不信我哭给你看。

禀赋效应

心理账户带来了禀赋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同一件事物,拥有时你对它的评价会比没有时高很多。

用老话讲,这叫“敝帚自珍”。在现实场景下,就是卖家总比买家估价要高。

塞勒做过一场实验,把一些马克杯分给部分学生,然后让全体学生为它标价。结果,拥有者出价的中位数是5.25元,而没有的人则出价2.25-2.75元。

经济学家杰克·奈奇做过一个更刁钻的试验,他先将人群随机分为三组。然后让第一组自由选择想要马克杯还是巧克力,56%的人选择了马克杯,44%的人选择了巧克力——说明大家的偏好势均力敌。

第二组,直接分得马克杯,问他们愿不愿意换成巧克力——只有11%的人愿意。第三组,直接分得巧克力,问他们愿不愿意换成马克杯——只有10%的人愿意。

我的就是好的,看来很多人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