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曾经的江浙沪城市当红炸子鸡——宁波。

公元752年,大唐天宝十一载。

东海海面上漂来了三艘帆船,船上满载着的日本浪人。

他们穿越波涛汹涌、险相丛生的大海,既非为了李隆基的书法,也非垂涎杨玉环的美貌,更非仰慕李白的才华,只为了学习。

他们是遣唐使,为大唐盛世而来。

自入海口,船沿着宽阔的江面逆流而上。当行至三江口时,他们不由得被眼前的繁华景象征服了。

江面上,商船如织、桅杆如林、旌旗招展,数百艘商船穿梭往来,一派繁忙兴盛的景象;

江岸上,各种肤色、身穿不同服饰的商人,操着不同的语言,在大街上来来往往。


这座城市,便是明州。641.gif

也即是1266年前的宁波。

据记载,唐时的著名城市,有如繁星般璀璨,比如:

长安(西安)、洛阳、扬州、益州(成都)、广州、泉州、明州(宁波)、苏州(吴县、姑苏)、润州(镇江)、邢州、杭州(钱塘)、定州。

其中,长安、洛阳、成都、扬州都堪称世界级一线城市,比肩今天的北上广深;广州、泉州、扬州、明州则为四座世界级港口城市,享誉海内外。

GIF

唐时的明州,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不仅是浙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更犹如“北上广”般的存在。

那时的明州已设立了海关——市舶司。

从大唐,到宋元,再到明朝,很多欧洲人先知明州,后知浙江,明州是外邦魂牵梦绕的东方之都。

《1375年加泰罗尼亚地图》,这卷被誉为「中世纪最好最丰富完备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就标有明州,足以看出这是一片令欧洲向往的乐土。

641.jpg


在这个地图上,在中国东南沿海区域MINGIO(明州),被标注在突出的位置。

这一年,是大明王朝的第八个年头。

此时欧洲人恐怕不知:这座大咖级的世界级海港,已经改名宁波。

200年后,欧洲大航海运动如火如荼。1570年的世界地图上,LIAMPO(宁波)海域,依旧航线如织,民间贸易繁盛。

641.gif

彼时的上海,还是个不出名的小渔村,杭州也不过是个钱塘县,与宁波不可同日而语。 


时光洪流过后,回到今天的话题——

宁波,被抛弃了吗?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回顾一下宁波自改革开放以来的GDP排名数据,从中寻找客观规律。

1979~1988年:宁波GDP排名徘徊在10、11、12名,排在宁波前面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重庆、天津、广州、武汉、杭州、成都、无锡、南京,紧跟其后的是,济南、长沙和深圳等城市。

1989~1995年:宁波GDP排名徘徊在12、13、14名,排在宁波前面的城市为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深圳、杭州、无锡、杭州、成都、武汉,南京跌到宁波身后,深圳横空出世,苏州如日中天。

1996~2008年:宁波GDP排名徘徊在13、14、15名,排在宁波前面的城市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天津、重庆、杭州、无锡、青岛、佛山,成都、武汉,深圳超越苏州,携手稳居前十。

2009~2013年:宁波GDP排名徘徊在14、16、17名,排在宁波前面的城市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苏州、重庆、杭州、无锡、成都、武汉、青岛、南京、大连、佛山,宁波跌出前十五,武汉和南京开始归位,挺进前十。

2014~2017年:宁波GDP排名徘徊在15、16、17名,排在宁波前面的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佛山成为宁波直接竞争对手,郑州、南通、东莞、烟台等城市则紧追不舍,势头很猛。

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提出:

「北有大连、南有宁波,两个城市比一比。」

很快,宁波便将大连甩在了后面,这里面多亏了宁波帮人士的大力扶持。

如宁波帮领军人物包玉刚,就在国务院领导面前谏言:宁波想升格,做特别市——直辖市。

国务院领导认为宁波做直辖市不够条件,想了想便委婉地表示:计划单列,有希望!

641.jpg

1987年,经国务院审核,宁波成为计划单列市;1994年,宁波被确定为副省级市。

所以,改革开放前20年,在经济建设方面,宁波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不过,改革开放后20年,随着深圳、苏州等城市崛起,以及南京、武汉的回归,宁波的排名逐渐靠后。

尤其最近十年,先后被武汉、南京、青岛、长沙、佛山等城市超越,2016年宁波GDP排名第16名,2017年为15名……

整体来说始终在15名前后横盘振荡,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为什么近十年来,宁波发展速度放缓、活力下降,先后被多个兄弟城市超越,并拉下不小的距离?

对比深圳的三大发展历程,或许能找出答案。

第一阶段:以外贸出口的产业格局为主体,发展轻工、服装、手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二阶段: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于是产生了华为、中信、华强、比亚迪、赛格等知名企业;

第三阶段:以创新全球化为驱动,向全球创新链上游攀升,构建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诞生了像腾讯、大疆等全球知名创新巨无霸公司。

同时,更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十大诺贝尔科学家实验室,打造十大海外创新中心……

创办中俄合作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莫斯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

「来了,就是深圳人。」

「有理想的人到深圳,有梦想的人到前海!」

「创业者之城,中国的硅谷。」

振聋发聩的口号,让人热血沸腾。

反观宁波呢?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如果一座城市的口号语,都几十年如一日的话,那么这座城市注定下场悲伤。况且,从广告传播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句很好口号。

此前,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一份宁波市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的实施意见,内容如下——

宁波市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一圈三中心”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市场主导、引领发展”的要求,全力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引领产业,重点构建完善产业新体系、互搭共建新载体、引进培养新人才、谋划建设新项目、培育提升新主体、优化拓展新空间、鼓励支持新业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实现产业高新化,为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前瞻布局、精准聚焦。面向全球科技前沿,准确把握新兴产业、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动态,前瞻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立足宁波现实基础和资源禀赋,精准聚焦特色领域。

  创新驱动、创业带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切实提升新型研发机构对公共创新的支撑能力;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创业企业。

  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市场需求明确发展重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业—成长—壮大”的内生增长机制,建立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企业集群。

  产业集聚、绿色生态。加快专业载体建设,打造若干特色专业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强化资源集约利用,发展生态型、低碳型、循环型产业,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开放合作、区域协同。链接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国际资本等高端创新资源,鼓励企业、行业机构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长三角等区域产业协作;优化产业资源配置,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进一步提高,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业环境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主体活跃、要素丰富、机制灵活、环境优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显著提升,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和企业数量实现倍增,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00亿元,产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累计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企业2000家,带动服务、研发、设计等新兴企业数量实现快速增长。

  二、主要任务

  (一)着力构建完善新体系

  全力聚焦三大战略引领产业,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批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型生产性服务业,构建“311”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体系。

  1.全力聚焦三大战略引领产业。发挥本地产业优势,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全力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引领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以先进碳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竞争优势,做大做强以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及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产业和以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大中小企业协作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到“十三五”末,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成为千亿级产业,把宁波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新材料创新基地、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和全国有影响力的信息经济发展试验区。

  2.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海洋高技术、创意设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一批本地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细分领域,重点培育智能电网、节能服务、通用航空、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制品、工业设计等细分产业,形成若干个全国有影响力的细分产业链。同时,抓住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机遇,推动增材制造、车联网、可穿戴设备、云制造、数字医疗、众包、云设计等一批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业态发展。

  3.加快发展一批新型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以及信息服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服务外包等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

  (二)着力互搭共建新载体

  完善创新孵化系统,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健全公共创新服务平台,鼓励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和潜能。

  1.完善创新孵化系统。支持企业、社会机构创建创新工厂、创客空间等众创空间,构建由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专业园)组成的孵化系统,形成从创新到创业再到产业化的完整支持路径,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2.强化协同创新。积极支持企事业单位创建研发机构,鼓励引导战略性新兴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或创新联盟,形成优势企业主导、产学研协同的利益共同体,以委托研发、合作研发、联合搭建创新平台等方式开展创新活动,并选择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

  3.打造公共创新平台。支持各区县(市)、开发园区联合国内外知名的科研院所、重点高校等在我市共建研究院所、科研院所或其他专业机构,打造集研发、孵化、产业化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公共创新平台,对促进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市级“一事一议”综合扶持政策支持。

  4.完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一批检验检测、产品认证、知识产权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宁波科技大市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等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5.鼓励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机构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各类创业大赛、创客大赛和创业路演、论坛、沙龙和讲堂等活动,为创业创新者提供平台。

  (三)着力引进培育新人才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更大力度集聚“高精尖缺”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1.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实施“3315计划”“泛3315计划”“海外工程师”等引才计划,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

  2.大力培育高技能人才。实施“技能宁波”三年行动计划,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推进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加快打造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和技能大师。

  3.提升人才引育市场化水平。探索建立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基金,拓展人力资源企业融资、投资及投后服务,打造“人力资源+资本+互联网”的全生态链创投企业,鼓励投资机构“以投代招”引进人才项目。

  4.加快紧缺人才开发步伐。定期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人才紧缺指数、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和宁波市人才紧缺指数报告。

  (四)着力谋划建设新项目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加快建设一批对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和产业链完善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重大项目。

  1.大力招商引智。充分发挥功能区、产业集聚区的优势,按照“产业集聚、上下游延伸”的原则,积极谋划、培育、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独立项目,以及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给予市级“一事一议”综合政策。

  2.强化项目支持。优先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纳入市重点工程,支持优势项目争取国家、省支持。围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智能经济发展等,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建设,实行动态管理。

  3.加快转移转化。推进国内外科研成果向我市转移转化,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补助力度,对已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定产能、未来市场规模巨大但短期内存在困难的创新企业,市县两级分别给予“一事一议”综合扶持政策。

  (五)着力培育提升新主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1.全力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实施“三名”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创新管理,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和海外研发中心,构建大企业生态圈。

  2.加快培育高成长企业。实施新一轮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和发展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高成长性企业。

  3.大力培育初创型企业。继续实施“科技领航计划”,鼓励科技人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创新创业。组织实施“智团创业”计划项目,培育一批创新型初创示范企业。

  (六)着力优化拓展新空间

  加强市级统筹,创新管理模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打造三大新高地、5个以上重点区块和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形成“3540”的空间新布局,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拓新空间。

  1.高标准建设三大新高地。支持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宁波杭州湾新区等新高地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和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项目,引领带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加快建设5个以上重点区块。支持余姚经济开发区、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鄞州经济开发区、宁波(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宁波南部滨海新区等重点区块,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引资引智,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不断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功能区。

  3.精准建设40个专业园。提升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谋划布局一批新专业园,推动专业园向特色小镇发展。对规划目标方向明确、专业化服务功能完善的专业园可列入创建名单,主导产业规模比重达到要求后列入认定名单。列入专业园创建名单、认定名单当年,给予专业园管理机构一次性300万元补助,用于支持专业园深化规划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提供专业服务和培育引进产业链相关企业。


  (七)着力鼓励支持新业态

  全面实施“互联网+”战略,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1.支持创业创新新模式。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业新模式,鼓励发展创客空间、创新工厂、创业社区等新型孵化模式和创业咖啡、私董会等创业新业态,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投资对接、活动交流、产业链资源整合等新型创业服务。支持采用众包、用户参与设计、生产资源众筹、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及服务模式创新。

  2.推动传统企业创新转型。鼓励企业在战略、营利、运营等层面进行模式创新。引导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产业链延伸融合、传统产业新型化、大型企业平台化等。大力推广利用体验经济、共享经济等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

  3.鼓励发展新型产业组织者。支持平台型企业、投资机构、各类新兴科技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非政府组织发展成为新型的产业组织者,谋划设计产业发展模式和路线,引导调动各类产业要素,促进产业孵化及产业融合嫁接,推进产业集群及产业链培育。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凝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合力。各区县(市)、开发园区管委会要充分发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大力推进“互联网+”、新经济、新型生产性服务业等工作;市级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承担产业推进、要素保障、环境营造等工作;产业工作团队要做好产业跟踪分析、行业研究和政策建议等工作;产业联盟、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要发挥在产业推进中的桥梁作用。

  (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系数法统计体系,对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服务指导目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调查,实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跟踪监测、分析和管理。加强对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加值、研发强度、投资、新增企业数量等指标完成情况的目标责任考核,按因素法对指标增速较快的区县(市)政府和开发园区管委会确定补助资金,用于支持本地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类组织机构、各类创新活动、新型产业组织者以及各地新增或规模扩大的战略性新兴企业。

  (三)优化投融资环境

  支持做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发挥各类产业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对宁波市内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服务目录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获得私募基金投资,并且获得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或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跟投的优质初创型企业,根据企业申请,经认定符合条件的,给予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做大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满足战略性新兴企业各阶段的融资需求。

  (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市本级继续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各地根据实际需求和财力增长可能,逐步扩大专项资金规模,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改革举措,在创新产品应用示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率先突破一批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加强市级统筹,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平台建设模式,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政策创新,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形成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化、差异化、专业化发展的格局。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意见的要求,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作为资深策划师,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品评的话,我只想说这是一堆言之无物、虚头巴脑的实施意见。

通篇充满三个字——假大空。


「有人在时代洪流里策马扬鞭,有人却在时代洪流里自我瓦解。」

时光洪流过后,能让我们骄傲的,从来不是那些梦一般的昔日荣耀,而是当下的峥嵘图景。

今年2月23日,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在千人参与的“新春第一会”上自揭短板。

他一口气细数了2017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GDP)排名等17个数据,比照宁波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压力。

面对宁波并不乐观的城市竞争格局,他说:

「我们稍有懈怠就会被赶超。」

他说:

「2017年宁波GDP排在全国所有城市的第15位,排在前面的是无锡10500亿元、长沙10200亿元,在后面的是佛山9550亿元,跟宁波只差300亿元。」

「10年前,南京落后宁波84亿元,去年已高出宁波1858亿元;武汉落后宁波210亿元,去年已高出宁波3564亿元;长沙落后宁波1091亿元,去年已高出宁波343亿元。」

郑书记说: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宁波的拼劲弱化了,总喜欢跟过去比,不敢跟其它城市比,没有赶超和竞争的精神。」

对此,某经济学专家提出:

「在上海的资金、技术等资源外溢的情况下,宁波应当充分发挥优势。」

「比如科技教育是宁波的短板,是否可以通过合作把上海的高校吸引到宁波建立分校区,让上海的科技、教育、文化等资源外溢到宁波。」

在深圳提出提升创新力,教育必须国际化,择尽天下英才而用之,深入探索与国际名校合作办学模式之时,宁波还在企盼上海的高校能到宁波建分校。

看来,真是格局决定结局。


来宁波快十年了,深有体会的是,宁波这些年真的被耽误了。

记得2010年的时候,我在南京的月薪是7000元,南京的房价一万出头,当时计算按这般待遇,在南京绝对买不起房。

同年,来到宁波,年薪涨了很多……

那时的宁波房价整体比南京平均高15%。宁波给我的感觉,要比南京好。

只几年时间,宁波便被南京超越了,这让我的心理落差很大。

毕竟,有时候选择一座城市,就像是嫁人,你打心里希望它更上一层楼,否则总心有不甘、抑郁寡欢。

城市越有活力,这座城市的人才更有魄力。

举个俗气的例子来说——

十年前,你同事花了100万在南京买了套房,你同样也花了100万在宁波买了套房。

十年过去了,你同事的房子翻了1.5倍,而你的房子只涨了0.5倍,请问你是怎样的心情?

答案,不言而喻。

有人说,这些年像宁波这样的计划单列市优势在不断弱化,省会城市的优势在强化,所以没必要跟南京、杭州这些省会城市比较。

那么,五个计划单列市当中,深圳为什么比广州牛逼?青岛为什么比济南牛逼?大连为什么比沈阳牛逼?厦门为什么比福州牛逼?

唯独宁波是个例外?

不久前,宁波人才政策千呼万唤中终于落地:

「应届大专生可先零门槛落户后再就业,中专、高中生满两年,无房也可落户,购房落户取消面积和年龄限制。」

业内人士评价:纯粹为了卖房,目测一大波蓝翔技师即将来袭。

这些年,在宁波结识了很多外地朋友。

他们曾经为了理想、为了金钱来到宁波,打拼多年之后,最后却纷纷不约而同地离开了。

有人不禁要说:

那是因为他们买不起房,没能力留下来,怨不了谁。

我要说的是,他们都很优秀,至少凭能力可以留下来,但他们不愿。

我的一个兄弟,在宁波打拼近十年,年薪好几十万,2015年离开了宁波,回了广州;

我还有一个同事,在宁波买了房生了娃,是一家公司的资深设计总监,五年前卖掉房子,回了武汉。

我还有一个朋友,在宁波做了两年项目,去年他主动辞职了,回上海跟一帮朋友创业去了。

为什么他们都不愿留在宁波?

有人说,宁波是文化沙漠,很俗很势力;

有人说,宁波人骨子里排外,难逢知心朋友,或邂逅美好爱情……

 

或许,只是片面之说。

但是,让人无法回避。

641.jpg

半个月前,参加了一个老乡饭局。

桌上,是一群四十不惑的成功人士,他们很早就来宁波闯荡了,每人手上都有好几套房。

推杯换盏间,大家不由得聊起了房子。

「宁波的房价涨到顶了吗?如果没有,那么宁波的房价为什么没有南京、苏州、杭州的房价涨得快?到底是什么原因?」

他们不由得将问题抛给了我,寄希望我能给出满意的答案。

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我当然不能说,在这一轮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宁波其实错过了很多机会,先后被很多城市超越了,所以房价不高自在情理之中。

毕竟,为了梦想,他们年轻时来到宁波打拼多年,热爱并早已融入了这座城市。宁波的当下与未来,早已与他们的人生信仰息息相关。

我不能打击他们,只能委婉地说:

「房价是一座城市的晴雨表。房价高不高,与城市发展得好不好,有直接的利益关系。」 

16年前。

2002年11月,一位自称“我为伊狂”的网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了题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

文章推出后,在深圳乃至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深圳上下满是反思的声音,部分内容甚至被写成内参送交北京高层。

对此,深圳市市长回应:谁也抛弃不了深圳。

去年,上海沦陷论也甚嚣尘上,一时间上海错失互联网机遇,掀起不少浪花与共鸣。

此番写下本文,不为跟风炒作,只为有感而发。

也许,不够专业。

但是,望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