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敲黑板:如果我们在ACR里降噪

我已经强调过两次了:用人工智能降噪最重要的是不要在ACR里降噪,

那么如果我们在ACR里降噪了结果是怎样的?见下图:

0031.jpg

对于一张ISO 14400的片子,在ACR里先除掉一部分噪点(右边我用了30),

和左边没有除噪的片子放大100%的比较来看,噪点(尤其是背景)

似乎改善了很多,再用Topaz除噪似乎画质应该更好?

错!下面是用Topaz打开人工智能之后的片子比较:
0032.jpg

与没有除噪的原片生成的图像相比,右边RAW文件除噪后生成的图像,

红框内的背景仍有噪点,而左边原片没除过噪的原片生成图像干净平滑;

绿框内的豹毛细节纹理清晰,原片除过噪的版本则相对模糊。

RAW片不除噪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图像记录的信号数据量(包括噪),

让人工智能算法的侦测、识别、判断能力发挥到极限,用它就要相信它!

预先除噪造成的像素损失会让人工智能的侦测识别能力大打折扣而失去它的优势。

重要的事情说第三遍: 在ACR里千万不要除噪!

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人工智能除噪软件对画质的保持使得我们就可以

更进一步放开手脚,在最极端的环境下拍摄,而无需太顾及高ISO的限制,

下面这张图片是我三天前拍摄的,这张片子使用了“杰夫流程2.0”,

ISO 高达72000!但是画质非常优秀;这样的高ISO片子即使在我的拍摄生涯中

也是极为罕见的。我们来看看这张片子是怎样做的:

0033.jpg

原片是这样的,ISO72000下的优秀画质还是要靠“向右曝光”,

在现场我试过几张之后,确定了过曝+1.67后直方图的位置非常好,

基本避开了噪点分布区:

0034.jpg
在ACR里我做了如下调整:
1. 因为“向右曝光”过曝了1.67,我先把曝光减了1.7档。
2. 减对比度来保持暗部的细节。
3. 减高光来进一步保持住亮部细节。
4. 我没有提亮阴影,因为暗部的亮度已经足够
5. 我把白底减低,让白色变一点灰以减少片中的对比度
6. 强化了一点纹理来让像素边缘清晰一点
7. 锐化和降噪降到零,最大化地让所有纹理信号保持住。
00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