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所谓穷则思变,在山穷水尽的时候,阿根廷人发现了人民币。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虽然还有局部尖端的领域没有掌握,但对于阿根廷来说已经是“要啥有啥”的水平了。


更重要的是,买中国的东西,不一定需要美元。

 

从2009年开始,中国和阿根廷陆续签署了五次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1300亿人民币。近期还打算再加码200亿人民币。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如果中阿两国要进行交易,就需要先把本国的货币换成美元,再去购买对方的产品。美元在这里起到了一个中间商的作用,你能交易到多少对方的产品,主要是取决于你手里有多少美元。

而有了货币互换协议,双方就可以跳过美元这个“中间商”,直接利用各自的货币进行交易了。其基本逻辑是这样的:

 

假设阿根廷拿1500亿比索交换100亿人民币,借款期限三年,那么这三年阿根廷就能拿这100亿人民币去买东西(主要是去中国买)。同样的,中国也可以拿这1500亿比索去购物。

 

三年后,阿根廷要归还中国100亿人民币,中国要归还阿根廷1500亿比索。如果有一方还不起钱,可以商量延期还款或者用资源、矿山、牛肉货物等偿还。


这整个交易流程进行下来,都不需要美元的参与。

 

这个模式让阿根廷非常受用,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阿根廷最大的外汇储备,所占比例已经接近50%。

 

货币互换这套玩法,本来只是各国在贸易中对美元体系的一个补充,主要是为了规避一下汇率波动的风险,毕竟我们是来做买卖的,不是来炒外汇的。

 

然而在这几年里人民币的货币互换越做越大,如今我国已经与全球范围内近40个国家央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其规模超过了3.5万亿元人民币。


人民币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货币互换圈。

 

中国并不是国际金融圈的“老手”,人民币能在短短几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个非常朴素的现实:人民币确实能买到你需要的东西,因为他的背后站着一个世界工厂。


就目前的国际支付市场占比来说,人民币相对美元仍有很大的差距,不过两者也不能进行简单的类比,因为他们的底层价值逻辑并不一样。


美元的价值基础来源于全球的共识和信心,人民币则没有什么全球共识,他的价值基础主要来源于世界工厂那个满满当当的货仓。


当然了,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计算国际支付市场的占比,主要是基于传统的SWIFT跨境支付系统的数据。事实上现在还有另一个系统也在支撑着全球跨境支付的业务,就是中国自己搞的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以前西方国家经常通过SWIFT系统去制裁对手,禁止对手在该平台上进行支付,让其做不成生意,伊朗、俄罗斯等国就深受其害。


然而现在这些国家可以在中国的CIPS支付系统里进行交易,反正他们主要买的也是中国货,用起新的支付系统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于是CIPS系统的交易规模在近年来呈爆发式的增长,如果加上该系统的数据,人民币交易额实际上已经排到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元和欧元。该系统正在颠覆西方制定的贸易规则。


事实上不光阿根廷这样的“美元困难户”在积极的进行人民币互换,连包括英国、日本、韩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也参与了进来,其中英国就刚刚跟中国签订了3500亿人民币/400亿英镑的货币互换协定。


毕竟“多一条路”总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