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3RAUU9UEHfBft3qBNJmOYQ

山猫 羽木飞歌 2021-02-27 10:31

前言:

本文写于2021年春,首发于bilibili专栏,ID珞山有猫,转载请联系作者。全文长约一万五千字,干货过多,预计阅读时间一小时以上。

和我私下比较熟的人都知道,我是个学艺广而不精的菜鸡,观鸟吧技术平平个人记录也不多,认鸟吧柳莺鸻鹬等高难类群一个都不会,画鸟吧被朋友圈大触们吊着打,学个鸟叫只能模仿乌鸫,听个鸟叫连柳莺都不会认。也就认毛算个暂时同行不多的长处,写这帖子的时候还翻了大车。在此也就抛砖引玉,钓一下真大佬。

作为观鸟者,日常少不了与羽毛打交道,难免会产生“这是谁的毛”的疑问;而作为鸟人中从小就热衷于收藏羽毛的那个奇葩,十几年来倒也小小地总结了一点个人经验。身边鸟友中被我带入羽毛收藏大坑的朋友也有几位,故萌生分享此经验的想法。此帖为第二版,第一次写的鸟羽辨识贴于2018年冬发在华中鸟组交流群,只在小范围内有过传播。回头看当年的文字,可谓错误百出,不禁羞愧难当,感慨当年过于自大狂妄,故重写此修订版,更新图片与解说。虽然这么说,但想来几年后再看此帖,又要羞愧一波。人无完人,学无止境,以后再慢慢修改第三版、第四版也未尝不可。感谢这些年来与我交流鸟羽辨识的鸟友们,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我才能积攒下这些经验。现将这些个人理解与诸位分享,欢迎大家指正错误,共同进步。

PS.本文主要为认毛经验贴,并非鸟羽科普,且适用范围局限在国内可见鸟类。严肃的科学的内容建议出门左转《鸟类学》)

PPS.无特殊说明图片均为本人所摄/绘)

目录:

一、一切的基础——鸟的羽区

1.1翼部羽区划分

1.1.1飞羽——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

1.1.2初级覆羽——初级覆羽、腕覆羽和小翼羽

1.1.3次级覆羽——大覆羽、中覆羽、小覆羽

1.1.4肩羽

1.1.5翼下覆羽和腋羽

1.2尾部羽区划分

1.2.1尾羽——外侧尾羽和中央尾羽

1.2.2覆羽——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

1.3体羽羽区划分

1.3.1普通体羽——头、颈、胸、腹、背

1.3.2特殊体羽

二、羽毛的立体结构

2.1微观结构——羽轴、羽枝、羽小枝、羽小钩

2.2宏观结构

2.2.1正面与反面

2.2.2三维弧度

2.2.3内翈与外翈

2.2.4翼指与缺刻

三、捡到羽毛时该做的事

3.1整理

3.2拍照

3.3辨识

四、羽区定位——不同羽区羽毛的特征

4.1体羽、尾覆羽

4.2尾羽

4.3翼下覆羽、腋羽

4.4初飞、次飞、三飞

4.5初级覆羽&大覆羽

4.6其他翼上覆羽

五、推测大类——如何分析羽毛的花纹

5.1纯色羽毛

5.2有色羽毛

5.2.1色块

5.2.2异色羽缘

5.2.3相间横纹

5.3结构色

六、验证假说——寻找角度合适的照片

七、几个实例

7.1结合地理位置定种

7.2多个部位综合考虑

7.3多个特征综合考虑

7.4时间和阅历会给你答案

7.5部分藏品展示

7.6一些至今未破的悬案

一、一切的基础——鸟的羽区

鸟羽,自然的瑰宝,演化的奇迹,世间最最精巧绚丽的事物(私货注意),是飞鸟的灵魂。对我等观鸟人来说,鸟羽是鸟种辨识的重要依据,羽毛的颜色、相对长度乃至数量等特征都是定种时的重要参考。

图1.1暗绿柳莺。部分柳莺的大覆羽和中覆羽羽缘呈浅黄色,形成两道翼斑。翼斑的数量、颜色是柳莺辨识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此,熟识羽区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认鸟还是认毛。不过二者目的不同,侧重点也有所区别。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捡到羽毛,按出现频率排序为翼羽(翅膀上的毛)>尾羽(包括上下覆羽的尾巴毛)>体羽(躯干上的毛),因此就认毛来说,熟识翅膀上的羽区划分最为重要。

1.2鸟翼羽区划分总览。绘图:隼隼


1.1翼部羽区划分

1.1.1飞羽——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

飞羽是鸟翅膀上最最显著的那一排大羽毛,是鸟类最迷人最美丽的部分(私货注意),凡是与鸟有关的艺术作品,必定缺少不了羽翼,缺少不了其上修长宽大的美丽飞羽。

1.3《沉睡魔咒2》剧照。美丽教母的翅膀在结构上的槽点其实相当多帅就完事管那么多干嘛


飞羽分为初级、次级、三级三类,全部直接长在骨头上,因此非常坚韧有力,才能在扇翼时提供强大动力。鸟类的指骨、掌骨、腕骨部分愈合,也就是卤肉店常卖的鸡翅尖,初级飞羽全部着生于此;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全部着生于尺骨上,下次吃鸡中翅的时候可以注意下尺骨上的小凸起,就是次级飞羽的生长点;肱骨上不生飞羽,鸟的上臂是肩羽生长的地方,这些羽毛的羽根不深,只在皮肉。

1.4飞羽直接着生在骨头上


从背面看,飞羽的覆盖顺序是靠近内侧的一根盖住靠外的一根,最靠近身体(即最靠里)的一根层级最高;从腹面看则反过来,最远离身体(最靠外)的一根在最上面。飞羽的遮盖关系看似不重要,但其实是区分羽毛生长在身体哪一侧的最关键依据,这点在后文羽毛的宏观结构上细说。


1.5正面看后盖前,腹面看前盖后,不要弄反啦


初级飞羽通常为911根,各种类差异较小;部分鸟类最靠外的一根初级飞羽极细而短,通常不易见。初级飞羽的形状决定翼的形状(当然你说环境适应性决定生物性状也行),圆形翼的鸟,初级飞羽最外侧几根较短,靠内几根变长,继续靠内再次变短;尖形翼的鸟,最外侧几根飞羽最长,越靠内越短;翼指是飞翔时彼此之间离得很远的那几根像手指的突出羽毛的统称,多见于猛禽、大型涉禽等,有翼指的鸟,初级飞羽还会有明显的缺刻,这个后面再细说。

1.6鸟的不同翼型对初飞的形状影响很大。图源《鸟类学》


次级飞羽的数量在不同鸟类中差异很大,少则个位数,多则三四十,取决于鸟的翼形,越是展弦比(翼长比翼宽)大的鸟类尺骨越长,次飞就越多。翅膀收拢时次飞会盖住一部分初飞,盖住的程度与翼形有关。

1.7鸟收拢翅膀的方法,看次飞是如何盖住初飞的。绘图:隼隼


三级飞羽是最内侧的几根飞羽,通常为三根,长在尺骨的末端。这几根羽毛在不同鸟种中差异也很大,小型雀鸟的三飞与次飞相比不甚明显;鹡鸰的三飞极长,翅膀收拢时覆盖初飞;雄鸳鸯的三飞特化为帆状饰羽;鹤的三飞长而蓬松,翅膀收拢时常被误认为尾羽。


1.8赤麻鸭的三级飞羽为红色,区别于黑色的次飞,但是易与同样红色的肩羽混淆。图源百度侵删


1.1.2初级覆羽——初级覆羽、腕覆羽和小翼羽

飞羽之上覆盖着的小一点的羽毛是翼上覆羽,这些羽毛的羽区划分尤其复杂。我们首先把所有翼上覆羽分为两大块,覆盖初级飞羽的称为初级覆羽,覆盖次级飞羽的称为次级覆羽。

绝大部分鸟类可见的初级覆羽只有一层,那就是初级(大)覆羽。有些鸟类(如鸻形目)在初级覆羽之上还有一层覆羽,称腕覆羽或初级中覆羽。初级覆羽的遮盖顺序与初级飞羽相同。

小翼羽讲道理不属于覆羽范围,不过鉴于位置原因与初级覆羽一起讨论。啃鸡翅膀时我们肯定有注意到鸡翅尖上有个突出的小手指(可以理解为未愈合的大拇指),这个小手指上着生的三到四根羽毛便是小翼羽,小翼羽也直接长在骨头上。平时小翼羽紧贴在初级覆羽之上,看似一层较小的覆羽;特殊情况(如悬停)时张开,外表上看就是翅膀拐角上突出来一撮毛。小翼羽在飞行时减小湍流上有重要作用,是不可少的结构。

1.9掌骨上的翼覆羽


1.1.3次级覆羽——大覆羽、中覆羽、小覆羽

次级覆羽的结构要简单直观一点。次级飞羽上面那层是(次级)大覆羽,再往上一层是(次级)中覆羽,再往上一直到膀子边缘的所有覆羽都是(次级)小覆羽,小覆羽的层数也是因种而异,三层五层都可以的。

大覆羽的遮盖顺序与次级飞羽相同,都是后盖前;中覆羽的遮盖顺序就要看具体种类了,有的与次飞相同,有的相反。在画科学插画时这是个重要却容易被忽略的点,其他艺术创作请随意。

1.10臂骨上的翼覆羽


1.1.4肩羽

顾名思义肩羽长在肩膀上——真这么想就掉坑里了。鸟的肩羽指的是大臂上的覆羽,看起来像是连接羽翼与身躯的羽毛,通常至少两排。肩羽的形态也因种而异,雁形目的肩羽又长又多,收拢时基本把翼上覆羽乃至次级飞羽都盖了个严严实实;小型雀类如歌鸲的肩羽本来就小还与背同色,很难区分。

1.11猎隼的肩羽,排列整齐,非常有美感


1.1.5翼下覆羽和腋羽
    既然翅膀背面有覆羽,那腹面也不会裸着。翼下覆羽是翅膀腹面盖住飞羽羽根的羽毛,只有在鸟儿向上抬起翅膀时也能看见。这个部分的分区可以类比翼上覆羽,不过因为并不怎么重要这里减少记忆负担。只重点提出其中比较特殊的一小撮,即翅膀根部腹面、长在大臂上的几根毛——腋羽,或者干脆记胳肢窝毛。部分种类的腋羽有较明显的特殊形状或花纹,出野外偶尔也捡得到一些涉禽的腋羽。

1.12海鸥(Larus canus,就叫海鸥,不是随便什么鸥都能叫海鸥)的翼下。摄影:苇草


1.2尾部羽区划分

1.2.1尾羽——外侧尾羽和中央尾羽

讲完了翅膀来看尾巴。飞羽和尾羽是鸟身上最主要的两块毛,翅膀提供了飞翔的动力,尾羽则主要起到方向盘的作用。不同鸟类的尾羽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形状极为多样。大多数鸟类的尾羽为12根,即左右各6根;鸡形目至少16根;针尾沙锥通常26根,最可多达28根。

尾羽最中间的两根通常单另出来说,称为中央尾羽,左右侧各一根,相对的两侧的尾羽称为外侧尾羽。中央尾羽有时具有与外侧尾羽显著不同的特征。蜂虎的中央尾羽细长并突出成针状;红嘴蓝鹊的中央尾羽极长,末端下弯;北红尾鸲的外侧尾羽为橙红色,中央尾羽则为黑色。

1.13红嘴蓝鹊的外侧尾羽有黑色次端斑,但中央尾羽没有这个黑色部分。图源百度侵删


尾羽的遮盖顺序类似飞羽,从背面看,中央尾羽依次遮盖外侧尾羽,两根中央尾羽在最上面,这两根谁盖住谁倒无所谓;越靠外的羽毛越被压在下面。尾羽收拢时,几乎只能看见中央尾羽,两侧尾羽只露出窄窄的一道边。从腹面看则反过来。

1.14尾羽背腹面观


1.2.2覆羽——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

和飞羽一样,尾羽上下方也有覆羽,分别称为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尾上覆羽和背部体羽连成一片,尾下覆羽和胁腹部体羽连成一片。大部分鸟类的尾部覆羽和体羽差别不大,也有特殊的,比如群众喜闻乐见的孔雀开屏开的其实是尾上覆羽,真正的尾羽在后面默默撑起一切并表示风光都是你们的;锦鸡的尾上覆羽尖尖上有一撮醒目的红毛;雄性楔尾绿鸠的尾下覆羽橘黄色,可以作为辨识点。

1.15来点涩图——雌性楔尾绿鸠的美丽屁毛


1.3体羽羽区划分

1.3.1普通体羽——头、颈、胸、腹、背

飞羽尾羽以外的小羽毛为方便起见我们统称为体羽,体羽可以大致分为头、颈、胸、腹、背五个区域。对于绝大多数LBBlittle brown bird,这里代指一切长得差不多的小型鸟)来说这四个区域的毛都很难捡到、特别微小且没什么特征,不认也罢。不过遇到雉之类体型较大、身体各部位花纹差异较大的鸟,也是有必要区分一下。

这些部位都比较好懂不多说,只特别提出两个部位。鸟的背部可分为上背、背和腰三部分,上背是从脖子根部到翅膀根之前,背是翅膀与身体连接处,重点是腰,腰是从翅膀根之后到尾上覆羽之前,很多鸟的腰有特别的颜色,比如金腰燕、黄腰柳莺;胁是腹部最两边、延伸到翅膀底下的部分,收拢翅膀时会盖住一部分,看看红胁绣眼鸟会比较好理解。雁形目、鸡形目的胁羽很发达,翅膀收起来时会像插口袋一样插到胁羽里面去,看着就暖和。

1.16蓝眉林鸲(红胁蓝尾鸲亚种)雄鸟,有亮蓝色的后腰和橘红色的胁部。


1.3.2特殊体羽

鸟身上偶尔也会有一些特立独行的羽毛,比如戴胜的头冠、鹭的丝状婚羽、锦鸡颈部的华丽披肩。这类羽毛一般很难捡到,但是捡到了也很容易认出来,建议平时多翻翻图鉴混眼熟。

1.17戴胜的头冠。戴胜本胜:头有点凉。右图摄影:西鼯


二、羽毛的立体结构

2.1微观结构——羽轴、羽枝、羽小枝、羽小钩

讲完羽区后,我们把目光转回羽毛本身。一根羽毛由羽轴、羽枝、羽小枝、羽小钩四个部分组成。

2.1羽毛的微观结构。图源水印


羽毛中间最粗的那根杆子称为羽轴,长羽枝的上半段称羽干,光秃秃的下半段称羽根。从羽根到羽干,羽轴越来越细越来越软。羽干是实心的,羽根空心,但内部有层状的角质物质。飞羽、尾羽的羽轴极为粗壮强韧,难以弯折(相对而言),体羽的羽轴则柔软得多。比较粗的羽轴还可以观察到内侧有一道凹痕。

羽干左右两边,与其呈一定夹角,整整齐齐地生长着一排排羽枝,这些相互平行、彼此紧临的羽枝形成羽片。一根“端庄”的羽毛,羽枝必然是各司其位、无缺损、不插队的。我见过有些朋友喜欢把并排站着的羽枝一根根撕开解压,ta可能挺减压的,但我这边一看血压忽地就上去了。如果有人敢拿我的藏品减压我会让ta当场血压减到零(撸袖子)。

羽枝还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羽枝其上的羽小枝建议借助放大镜观察。羽枝上也呈一定夹角、生着许多彼此平行的羽小枝,看起来像拉链一样。再用上显微镜放大看,羽小枝上还有些细微的毛刺,这就是羽小钩,相邻的羽小枝通过这些羽小钩连成一个整体,并进一步连起相邻羽枝。当相邻羽枝被外力比如那位减压同学撕开时,通过手动把羽枝拢在一起,还能让羽小钩再次勾住,重新形成整洁端庄的羽片。

2.2体式显微镜下领角鸮飞羽的微观结构,可以看到羽枝、羽小枝、羽小钩和猫头鹰特有的绒毛。摄影:大步、龟龟。


靠近羽毛根部的羽枝柔软,缺乏羽小钩,形成毛茸茸的一团绒羽。飞羽尾羽的绒羽较少,体羽的绒羽多。

2.3白冠长尾雉体羽,上半部分为羽片(正羽),下半部分为绒羽。

注意羽小钩是会磨损的,羽片不能无限复原,所以如果见到有同学撕你的藏品请务必立即将犯人制服。


2.2宏观结构

2.2.1正面与反面

区别一根羽毛的正反面并不难。这里我们定义飞羽和尾羽的正面是飞翔时朝上的那一面,反面是朝下的那一面;体羽的正面是朝外的那一面,反面是贴着身子的那一面;翼上覆羽和翼下覆羽同飞羽;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同体羽。

这样定义也不是胡乱扯,仔细观察羽轴和羽枝我们会发现,如果把羽轴看作圆柱体,羽枝并不是长在这个圆柱体圆形横截面的直径延长线上,而是长在其一侧。长羽枝的这一侧称为正面,羽轴凸出的这一面称为反面。如果分不清羽毛的正反,摸摸羽轴哪边凸出就行。

2.4羽毛横截面示意图。羽片生长在羽轴的一侧


2.2.2三维弧度

提到三维立体结构,果然还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比较好描述(并不能)。我们先在平整桌面上建立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取一根右侧次级飞羽,把它正面向上如图平放在桌面上,使从羽根到羽干的这个方向指向X轴正方向。

2.5一个假想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整好了我们就可以开始了。首先看XY平面,整根羽毛略呈拱形,因为这是一根右侧飞羽,弧线开口向右,即开口朝向Y轴正方向;然后是XZ平面,羽毛呈现开口向下即Z轴负方向的拱形,换句话说,从拱形的方向也可以判断羽毛的正反;最复杂的是YZ平面,我们会发现左右两片羽片形成了一个开口向下的C状拱形,因为这是一根次级飞羽,我们还会发现其中半边羽片边缘向上翘起,最终形成一个不太标准的横S形。

2.6羽毛的三视图示意图

这个横S结构只见于飞羽、部分翼覆羽和尾羽,对飞翔来说是重要的结构,精妙无比。想象一下当好几根有横S的飞羽排成一排,前一片羽毛上翘的边缘就能恰好勾住后一片羽毛下弯的边缘。当翅膀向下扇动时,空气向上的阻力让羽毛向上翘起,但相邻羽毛的横S把它们牢牢固定成一个整体,不让空气通过,因此鸟身获得了强大的上升动力;而当翅膀向上抬起时,想往下跑的空气轻松穿过羽毛间的空隙,不会出现一抬翅膀鸟反而被吹下去的情况。大自然真是妙不可言(此处应有掌声)!

2.7一片片飞羽通过横S结构连成一个整体


2.2.3内翈与外翈

内翈(音霞)与外翈是只存在于翼羽(飞羽加覆羽)和尾羽的概念,体羽和尾部覆羽这种几乎两侧对称的羽毛没必要区分。以羽轴为界,两边的羽片分别称为内外翈。外翈羽片通常窄而坚硬,内翈长而较软。

内外翈的概念并不难但是非常重要,后面在读羽毛的纹路时会多次用到。现在我们将前文提到的知识点做一个整合。

还记得羽毛的遮盖顺序吗?飞羽尾羽永远是后盖前,后一根羽毛的外翈,盖住前一根羽毛的内翈。还记得羽毛在XY平面上的弧度吗?外翈在拱形的外侧,内翈在拱形的内侧。还记得横S结构吗?内翈不一定总是上翘,但外翈一定永远向下钩。

合到一起看,前一根羽毛向上翘起的柔软内翈,勾住后一片羽毛向下弯折的坚硬外翈;无论飞羽尾羽,越靠近外侧的羽毛,外翈就越窄越硬;坚硬的外翈和羽轴共同支撑着羽毛不被风压折断;宽阔的内翈通过外翈勾连在一起,为鸟翼提供上升的动力。以右侧翅膀正面为例,外翈羽片在羽轴左边,内翈羽片在羽轴右边;左侧相反。

2.8右侧翅膀上飞羽的内外翈示意

在鸟儿飞翔时,翅膀张开,一根根飞羽分离,内翈上的花纹可以露出来被看到;但是当鸟儿停歇时,翅膀收拢,飞羽最大程度遮盖,此时内翈基本被遮个严严实实,只有外翈上的花纹可以被看见。

2.9麻雀左翼外侧初飞,外翈可见白—黑—白的斑块。麻雀停歇时,翅膀上可见相同的色块。右图摄影:猞猁。

古生物研究中,通常以羽毛是否对称作为判断有羽生物是否能飞的标准,可见内外翈的区分在飞翔中的重要作用。


2.2.4翼指与缺刻

前文提到,翼指是翅膀伸展开时,外侧几根离得很开的飞羽的统称,因像手指而得名,一根羽毛,一根指头。翼指多见于猛禽、大型涉禽等会盘旋的鸟。特别是鹰形目猛禽,翼指的数量是辨识的重要依据之一,除非换羽期毛掉了,每种猛的翼指数量是固定的,如赤腹鹰4指,日本松雀鹰5指,凤头鹰6指,鹰雕7指。

2.10乌鸦的翼指。有多少观鸟新手都把盘旋的乌鸦当成猛禽过?顺便右下角那只是货真价实的猛禽。摄影:雪莲


只有初级飞羽会形成翼指。不是翼指的飞羽,羽毛轮廓平直,整根毛宽度变化很小;是翼指的飞羽,羽片很明显地有一截缩水,明显的根部宽稍部窄。这个宽度缩水的变化非常剧烈,羽片快速收窄,羽片边缘形成的那个拐角就是缺刻。翼指的内翈和外翈都形成明显缺刻,翼指裂得越深,缺刻出现的地方就越靠近羽轴根部。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只有翼指才有缺刻,基本所有鸟类(不要用鸵鸟企鹅抬杠)前几根初飞的外翈都有缺刻,外侧尾羽也常见不明显缺刻。

2.11金雕初级飞羽,翼指部分内外翈均可见明显缺刻。图源:www.fws.gov

缺刻以下的羽片,外翈下弯内翈上翘,形成喜闻乐见的横S结构;缺刻以上的羽片,因为不需要勾住相邻羽毛,内外翈都平平的,弯曲弧度较小,宽度也更窄。以前有朋友问我缺刻的形成有什么进化上的意义,即羽毛为什么要有缺刻,现在大家能反应过来其中的逻辑了吗?缺刻本身对飞行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翼指,这样想这个道理就清楚了:鸟要盘旋,但是连成一片的翅膀会产生湍流影响飞行——最靠边的几根羽毛分离开,减小湍流——翼指形成——翼指根部依旧相互连成片,翼指稍部不用连着——根部宽,稍部窄——宽窄过渡迅速,形成缺刻。


三、捡到羽毛时该做的事

3.1整理

基础知识过完了,以后我们出门观鸟时再捡到羽毛,就可以尝试对其定种了。那么捡到鸟羽时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这根羽毛。不仅包括抖落干净上面的草叶、土粒,如果羽毛过于凌乱,还要把羽枝捋顺,捋回它原本的位置上。

捋毛这个工作比较考验耐心。不太乱的毛,只要顺着羽枝方向把裂开的羽片拢一拢捋一捋就能恢复如初;比较乱的,可能需要长指甲或者牙签,把羽枝分开再捋。被泥水之类粘在一起的羽枝还需要水洗,我常用的方法是接一盆温水,能让毛不受弯折地漂在水里就行,手指配合牙签轻轻搓掉泥沙、梳顺羽枝,然后拿出来平放在卫生纸上,再盖一张纸轻轻拍打吸去水分,然后放在台灯下烘干,烘到半干的时候捏着羽轴转一转,靠离心力让羽枝分散伸展或者用牙签梳,等再干一点把羽枝捋顺拢在一起就完成了(嫌麻烦的话太乱的不要了就行不认也罢)。

如果是案发现场,整理的过程还多一步。要把满地凌乱的羽毛简单按部位挑出来,飞羽飞羽放一起,尾羽尾羽放一起,体羽体羽放一起。这样也有利于后续辨识工作的进行。

3.1一个整理过的案发现场,受害鸟长尾地鸫。


有的朋友可能还有收藏之类的需求,想把羽毛带回家。那么我建议出门时随身携带几个塑封袋,某包几块钱就能买到一百个的那种,把羽毛放入袋中密封保存,注意不要弯折羽枝,放到背包夹层,回去后再进行进一步处理。实在没有袋子装的,手机壳也未尝不可。

3.2塑封袋王道,手机壳也可以应应急


3.2拍照

大部分朋友其实并不想用手碰毛——正确的判断,直接上手难免接触细菌病毒。那么我们可以拍下来回去慢慢认,或者发给别人认。

好比问鸟的时候要拍侧面不能拍背面,拍毛也要讲方法。首先一定要拍正面(还记得怎么区分正反吗),其次要有比例尺,直接放把尺子,或者硬币,或者用做参照都是好的。有结构色的羽毛还需要拍多个角度,尽量拍下所有颜色,或者干脆录像(结构色详见后文)。如果要发去问别人,一定记得带上捡到毛的地理位置及生境信息,比如“湖北武汉的市内公园草地上”。

3.3以手指为参照物的绿头鸭紫色翼镜(右翼次飞),长度约10cm,拾于北京某近郊河流旁


3.3辨识

    前面的那么多工作都是为了这一步。辨识通常通过三个步骤进行:判断这根毛来自鸟的哪个部位,然后通过花纹和长度推断这根毛可能来自哪些鸟,最后通过查阅照片验证猜想。下文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步骤。


四、羽区定位——不同羽区羽毛的特征

4.1体羽、尾覆羽

现在我们有了一大堆处理好的待辨识羽毛,现在可以开始认了。认毛的第一步是区分羽区,区分羽区的第一步是把体羽和相差无几的尾覆羽挑出来。

与尾羽和翅膀上的毛相比,体羽和尾覆羽左右羽片形状较对称,羽轴柔软易弯折,根部绒毛范围长。群众喜闻乐见的羽毛形象多出自体羽。

4.1长尾地鸫胁部体羽,羽片形状圆,绒羽部分极长

 

如果还想进一步区分体羽和尾覆羽,二者的区别在于体羽稍部轮廓圆润,尾部覆羽要尖一些长一些。

4.2金翅雀尾下覆羽,羽片长度较长,形状近似筝形。摄影:大步、龟龟。


4.2尾羽

飞羽和尾羽,最常捡到的羽毛,也很容易混淆。而且尾羽有多种多样的形状,辨识起来就更麻烦了。不过我们可以总结大概规律。

尾羽的羽轴形似日文へ,羽根部分短,羽根和羽干分界处略向内翈弯曲,羽干稍部略向外翈弯或整根都直,外翈基部凸出,内翈稍部圆润。最容易与尾羽混淆的是次级飞羽,没有什么特征可以一步完全区分二者,建议多看看积累经验。

4.3一根非常典型的北红尾鸲右侧尾羽,羽片边缘的弧度十分圆润

中央尾羽的对称程度高,看XZ平面羽轴也呈日文へ形

4.4珠颈斑鸠中央尾羽(上)与左侧尾羽(下)对比。中央尾羽又直又对称。

 

叉形尾鸟类的外侧尾羽羽干稍部的反向弯曲很明显。凸形尾的鸟类(鹊等),其尾羽羽轴的弯折不明显,但是看羽片形状足以判断,这种尾羽细、长、直,对称程度高,末端圆。

尾羽通常占体长的1/31/2,尾羽长度乘2可以大致推测鸟的体长。


4.3翼下覆羽、腋羽

翼下覆羽和腋羽很难捡到,偶尔捡到也基本都出自大型涉禽如鹤和鹭。毕竟常见的大型鸟也就涉禽。

翼下覆羽的羽轴细而软,羽片手感超软超爽。翼下覆羽的特点可以用“反卷”来概括。反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翼下覆羽羽轴XY平面弯曲方向与飞羽相反,右侧飞羽向右弯,但右侧翼下覆羽向左弯;另一方面是翼下覆羽外翈向上翘起,不像飞羽的外翈一定向下弯。

4.6灰鹤左翼翼下覆羽,就是翅膀底下尖端带一点黑的那一排,似次级飞羽但羽轴软,羽片反弯。羽毛摄影:喵五郎,鸟图源百度侵删


腋羽相比普通翼下覆羽,特点是更长、更直,且羽片平整无弯勾。

4.7某种大型涉禽(可能是苍鹭)的腋羽,平直似中央尾羽,但羽轴软。

4.4初飞、次飞、三飞

重点和难点来了,毕竟飞羽是最容易捡到的。飞羽也经常出现在各类艺术作品中。

4.8世界名画《你家鸟有点掉毛》,飞羽就那么几根真这么掉多早秃了为了营造气氛动漫非常喜欢这种羽毛纷飞的场面。《赤发白雪姬》第一季截图。


首先区分初飞和次飞。初级飞羽羽根长,外翈窄,羽轴硬,外侧几根初飞的外翈还具有缺刻。外侧初飞羽片末端尖,羽轴弧度小,外翈窄;内侧初飞圆,羽轴弧度更大些,外翈也更宽,形状类似次级飞羽。初级飞羽长度乘2约等于单侧翼长,乘4约等于鸟的翼展,乘23约等于体长。不过用初飞估计鸟体长时容易受到翼形的影响,比如雨燕的初飞极长,几乎接近体长,这时候如果我们简单地乘2去估计体长,无疑会把方向带偏,因此这个数据只能用做参考,一切以实际为准。


4.9灰喜鹊飞羽。从上至下依次为次飞、内侧初飞、外侧初飞。外侧初飞外翈有不明显缺刻


次级飞羽外翈近乎与内翈一样宽,羽轴硬度较小,弯曲弧度更大。次级飞羽与内侧初飞的区别在于羽轴弧度的微妙差异,次飞的羽轴弧度大,整体向内卷;内侧初飞的羽轴弧度小一些,越往稍部羽轴越平,整体走向是向外延伸而不是向内卷。

4.10珠颈斑鸠内侧初飞(上)和次飞(下),次飞的弧度比初飞要大。不过还是很微妙就是了……


部分鸟类——以我的经验来看主要集中在鸻形目和雁形目的水鸟,其他类群还没接触过——的次级飞羽形状特殊,有个不好描述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折角。

4.11绿翅鸭(左)和某种杓鹬(右)的次级飞羽,是不是形状很独特?右图摄影:大步、龟龟


三级飞羽羽轴几乎是直线,仅存在上下弧度,左右羽片近乎对称,有点像尾覆羽,但羽轴更硬。次飞和三飞长度乘3约等于鸟的体长。

4.12一些三飞。从左至右依次为:山斑鸠、珠颈斑鸠、家鸽

 

4.5初级覆羽&大覆羽&小翼羽

这三处羽毛的特点是形状类似飞羽,有坚硬的羽轴和不对称的羽片,通常也不是很容易见到。

初级覆羽与次级飞羽极相似,特别是大型鸟类的初级覆羽,很容易被当成别的小型鸟的次飞,从而干扰对鸟种的体型判断。小一些的鸟的次级覆羽还是比较好分辨的,特点为羽根短而硬,羽根和羽干的交界处有拐角,羽片宽。

4.13珠颈斑鸠(下)和不知哪种大型水鸟(上)的初级覆羽,虽然体型差距悬殊但整体形状是一样的,羽轴有反向大拐角。


大覆羽相比初级覆羽,羽片形状窄而瘦长,末端圆,羽根和羽干交界处有明显的反向拐角,整根羽毛非常硬。

4.14松鸦大覆羽,似次飞但羽根短,羽轴有拐角但幅度不及初级覆羽。摄影:大步、龟龟。


小翼羽与以上二者都不太像,特点是末端尖,状如水滴,羽轴拐角不明显,且羽轴羽枝都非常坚硬。

4.15家鸽翼上覆羽。从左至右依次为小翼羽、初级覆羽、大覆羽。


4.6其他翼上覆羽

其他翼上覆羽,如中覆羽小覆羽,乍看和体羽没什么两样,小,较软,对称。区别可能在于绒羽部分较短,正羽部分更多,形状更规整一些。遇到这样的也没有必要非得分清是体羽还是翼覆羽,整体反推鸟的花色就行。

4.16白鹇小覆羽,看起来和体羽没多大区别,可以从这根毛推测整只鸟都是这种白底细黑纹。摄影:大步、龟龟


五、推测大类——如何分析羽毛的花纹

通过羽毛推测鸟种的基本方法是,脑补一大把一样的羽毛拼在一起,还原整只鸟或某个部位的整体外观,然后推测它可能来自的类群,再抠细节查照片验证猜想。这个过程对我们的鸟种储备量要求较高,想不到的类群就是想不到,直到几年后的某天对着一张鸟图恍然大悟,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所以一时认不出来也不用太沮丧。


5.1纯色羽毛

纯色羽毛,指通体基本都是一个颜色,没有花纹的羽毛。相当一部分小型雀类飞羽内翈根部泛白,这种也算纯色范围。这种羽毛无论来自哪里,飞羽、尾羽还是体羽,都基本没法认,除了得出“这是一只XX颜色的鸟”的结论以外不能提供有效信息。捡到这种毛只能通过大小、颜色、地理位置推测大概类群,很少可以反推定种。实在认不出来就不要硬钻牛角尖啦……

5.1两根纯色的初级飞羽,外侧初飞与内侧初飞相同长度——鸟的翼形较圆,长度8厘米——鸟长约24厘米,整体棕色——鸟身体棕色为主,结合以上几点大致推断为噪鹛。本地有山噪鹛白颊噪鹛两种常见噪鹛,无法确定确切种类。

 

5.2有色羽毛

5.2.1色块

花纹能给羽毛辨识提供有效信息。最简单的花纹是大块的色块,是羽毛花纹的基础,它的分析方法可以类推到所有类型的花纹。这种羽毛我们需要关注的细节有颜色、色块位置、色块形状、色块分界线的形状等。

5.2八哥(左)和三宝鸟的初级飞羽都是深色底色加大块浅斑。八哥为黑底白斑,三宝鸟为深蓝底浅蓝斑。图源百度侵删


5.3八哥(左)和棕背伯劳(右)的初级飞羽根部都有白色斑块。八哥的白色面积大,黑白分界出现在羽片中上部;棕背伯劳的分界在羽片根部。图源百度侵删



5.4八哥(上)和家八哥(下)的初级飞羽都是大块黑白斑,分界位置也差不多,但二者黑白分界线的形状有微妙区别。在二者都有分布的地区(如厦门),可以依靠这点微不足道的区别尝试定种。鸟图源百度侵删

 

5.2.2异色羽缘

有些羽毛整体颜色较均一,但拥有明显不同颜色的边缘,多见于体羽等。羽缘相当于较窄的色块,分析方法和色块类似。

5.5长尾地鸫(左)和怀氏虎鸫(虎斑地鸫亚种,右)的体羽都是黄白底色加黑色羽缘,把这种羽毛脑补一大把拼起来,可以推测鸟身有大面积鱼鳞纹。不同的地方在于怀氏虎鸫背腹都有鱼鳞纹,而长尾地鸫只在胸腹部有鳞纹,因此只有虎鸫能出现黄底黑边体羽,地鸫只有白底黑边;此外,怀氏虎鸫羽缘形状更弯,长尾地鸫为平底半圆形

5.6领雀嘴鹎(下)的尾羽极似绿翅短脚鹎(上),但领的尾羽末端有黑色,可以此区分


5.2.3相间横纹

拥有黑白相间横纹的羽毛非常常见,也是最好认的,横纹能提供非常多的鸟种信息。在分析色块的基础上,横纹还要多关注纹路的数量、左右翈纹路的形状。

通常看到这种羽毛,可以优先考虑鹰形、隼形、鸮形、鸡形、鸻形、䴕形、鹃形七个目。其中鹰形目的横纹以棕色为主,左右翈连通,纹路数量少;隼形、鸻形和部分鹃形目横纹大多在内翈,数量较多;鸮形目在横纹内还有细碎的斑点,横纹分界不清晰,并且羽毛表面有肉眼可见的绒毛;鸡形目和部分鹃形目横纹细而窄;䴕形目横纹短圆,很有特色。

5.7凤头鹰的右翼初飞,最靠近根部的两条黑条纹略向下勾

 

5.8某种鹃(可能是大杜鹃,上)和红隼(下)的右翼初飞,斑块形状类似,但鹃形目的飞羽形状更尖


5.9灰林鸮双翼初飞,横斑分界不清晰,碎斑多

 

5.10忘了是什么可能是雌性红腹锦鸡右翼初飞,横纹细密


5.11大斑啄木鸟右翼初飞,白斑形状圆且不及羽轴,左右翈白斑不连通


如果鸟类在长毛的时候遇上营养不良心情抑郁之类的因素,羽毛会出现结构性损伤,称压力纹。家里有养鹦鹉的朋友或许见过,野生鸟类也有可能出现。这个不是羽色的正常组成,了解便可。

5.12野化中的朱鹮的压力纹。所以熬夜确实是会影响发质的

 

除了典型的色块、斑纹和羽缘,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花纹如不规则碎斑和纵纹等。这些花纹的分析和色块方法大同小异,在实际生活中多多积累经验便可。


5.3结构色

结构色和色素色是羽毛颜色的两大来源。色素色顾名思义是羽毛本身所含色素显露的颜色。结构色是生物体亚显微结构所导致的一种光学效果,生物体表面或表层的嵴、纹、小面和颗粒能使光发生反射或散射作用,从而产生特殊的颜色效应。有结构色的羽毛,其特点为在不同角度下看会变色,具有绚丽的金属光泽。

鸟类的结构色不太常见,因此如果捡到了有结构色的羽毛,可以直接缩小范围到某些特定类群,如鸭子次级飞羽的结构色形成美丽的翼镜,喜鹊尾羽的结构色呈现超过七种颜色的金属光泽。有结构色的羽毛拍照时尽量拍下所有颜色的变化,或者直接录像也是好的。

5.13绿翅鸭的翼镜(右翼次飞),蓝绿变色的结构色出现在外翈。相信你的眼睛,这是同一根羽毛


六、验证假说——寻找角度合适的照片

现在我们手里有一根毛,羽区也认了,纹路也分析了,大类推测出来了,剩下的就是查阅大量照片,验证我们的猜想了。

根据重点不同我们需要寻找角度合适的照片,简单来说,要能把你想要的部位无遮挡地暴露出来拍清楚就行。认体羽可能只需要鸟的侧身照就行;认飞羽需要拍得足够清晰的飞版,找合适照片挺难的;尾羽同理需要张开的,背腹飞版或者理羽的姿势都可。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验证猜想必须用照片,手绘图鉴只能提供对大类的大概参考,不能用来做细节上的定种依据。毕竟无论多么细致认真的画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一根羽毛。

 

七、几个实例

    接下来以一些经典案例,为大家还原认毛的全部过程。

7.1结合地理位置定种

7.1一根待定种羽毛,拾于台湾南部 

一根非常漂亮完整的羽毛。我们来看看能从它身上读出什么。1.羽轴直而硬,羽片多,绒羽少——这不是体羽或尾覆羽,是翼部羽毛或尾羽;2.羽轴直、弧度小,左右羽片不对称程度高——排除翼覆羽,考虑飞羽和尾羽;3.从正面看,羽轴略向右弯,右侧羽片宽,左侧窄——这是右侧羽毛;4.外翈中部不明显缺刻——这是一根外侧初级飞羽,它的主人可能有不明显翼指;5.笔记本的行间距通常为0.8cm——这根毛长度大约为17cm,鸟的体长约30cm6.羽毛整体深色,中部窄白色色块,外翈也可见白色,稍部浅浅两道褐色斑点条带,根部一点浅色斑——这只鸟飞起来时初级飞羽可见白色斑块,稍部浅斑可能看不清,根部斑点可能被初级覆羽遮挡,停歇时初飞可见外翈白斑。

获得了以上信息我们可以试着推测大类了。这根毛不小,小型雀鸟可以排除,考虑中型鸟类。最开始我以为会出自某种猛禽,台南可见猛禽中,隼属和鹰属猛禽都是数道横纹,不符合;黑翅鸢飞羽没有花斑,不符合;蛇雕倒是很接近,但蛇雕体型大,飞羽应该至少30cm长。夜行性猛禽呢?台湾可见的猫猫鹰,要么体型太大(渔鸮),要么体型太小(角鸮),体型合适的又是数道横纹(草鸮),所以也不对。那么没有头绪了吗?别急,说到夜行性,我们忘了一个大类群——夜鹰!

7.2飞翔的林夜鹰,初飞斑纹样貌与待定羽毛一致。图源百度侵删。

夜鹰飞起来时,初级飞羽可见细白条,符合;夜鹰翼形长,初飞长,虽然体型达不到我们推测的30cm,但飞羽长度符合要求。最重要的是,在拾取这根毛的地点附近,确实看到了夜鹰。可以了,这根毛确实出自夜鹰。夜鹰的定种比较困难,不过台湾常见夜鹰仅林夜鹰一种,普通夜鹰极少,可以定种林夜鹰。综上,这是一根林夜鹰右翼初级飞羽。

7.3捡毛地附近的林夜鹰。“看什么看没见过落汤鸡吗?”


7.2多个部位综合考虑

7.4两根出自同一个体的羽毛。西澨摄于福建。

这两根毛,说难也有点难度,说简单也很简单。首先确定部位,左图羽片不对称,羽轴弧度小,鉴定为左翼内侧初飞;右图羽片对称程度高,羽轴硬而直,鉴定为中央尾羽。以手指为参照这两根毛大约8cm,鸟的体长大约24cm。然后分析颜色,初飞内外翈均有横纹,内翈9-10条白斑,长度不及羽轴,形状短圆,上文我们说这种相间横斑只考虑猛鸻鹃鸡䴕几大类群,这根的特征符合䴕形目。再看尾羽,羽轴粗硬,也符合啄木鸟的特点——用强壮的尾巴在垂直树干上支持身体。此时可以确定这是一根啄木鸟毛,体型中等,至于具体种类,尾羽和外翈的绿色已经告诉我们了,这根毛来自某种绿啄木鸟。福建可见的仅灰头绿啄木鸟,查阅照片,特征符合,故可定种。

7.5展开翅膀的灰头绿啄木鸟,飞羽外翈绿色,内翈白斑圆,数量约9个。图源百度侵删


7.3多个特征综合考虑

7.6一个捡回来的案发现场。木客摄于西安。

案发现场往往能得到不止一个部位的羽毛,给定种工作降低整体难度。不过就这个案例而言,只要有蓝绿色的那一根毛就足够了。我们可以轻易认出这是一根鸭子的翼镜(右翼次飞),陕西的常见有翼镜鸭鸭有哪些呢?绿头、斑嘴、罗纹、绿翅、赤颈、赤膀、赤麻鸭、翘鼻麻鸭等等等……还是挺多的。这根翼镜主要为蓝绿色,无其他明显结构色,可以排除斑嘴鸭绿头鸭等一众蓝紫翼镜的鸭子;赤膀鸭、潜鸭等翼镜白色,也出局;此毛最外侧有窄白色羽缘,排除两种没有窄白边的麻鸭、琵嘴鸭和白边过宽的花脸鸭、白眉鸭;白色羽缘之下有宽度不及翼镜的黑色次端斑,排除没有黑色部分的鸳鸯和黑色部分过宽的赤颈鸭;以手指为参照物,次飞长度约8cm,这是一只体型较大的鸭子,绿翅鸭这种体型迷你的小不点鸭鸭就可以排除了。综上还剩下什么呢?罗纹鸭。查阅照片各特征符合,故定种为罗纹鸭。

7.7八百年前做的常见鸭子翼镜图,所有翅膀截图均来自百度


7.4时间和阅历会给你答案

7.8一根花了我两年时间定种的破毛。拾于武汉某近郊森林公园

上面这根毛终于不是飞羽了,羽轴软,羽片对称,形状圆,出自体羽或中覆羽/小覆羽。长度5cm,整体黑色,羽缘有橙黄色边缘,末端微白,黄黑分界线为略有起伏的平平直线。为了寻找颜色和分界形状一致的鸟,我翻遍了图鉴,最接近的结果是雉鹑的尾下覆羽。但是武汉怎么可能有这玩意嘛!遂搁置。直到两年后的某天我看到了这么一张照片:

7.9待救助的四声杜鹃幼鸟,图源水印

好家伙,我直接当场好家伙。找了半天合着这毛来自四声杜鹃幼鸟的中覆羽,怪不得翻遍图鉴查不到(因为根本没收录幼鸟)。至此此案告破。


7.5部分藏品展示


7.10高黎贡山捡的黑底白稍右侧尾羽。鉴定为白喉扇尾鹟。


7.11忘了哪捡的外翈根部红色的细小右翼初飞。鉴定为红嘴相思鸟。


7.12动物园淘来的右翼三飞。不用认了就是赤麻鸭


7.13还是动物园的右翼三飞。来自蓑羽鹤


7.14武汉捡的体羽。鉴定为灰胸竹鸡


7.15来自江苏的左侧尾羽。鉴定为火斑鸠


7.16武汉的三飞(上)初飞(下),尖端有白点。鸟友南浦赠。鉴定为夜鹭第二年幼羽


7.17来自厦门的栗喉蜂虎右翼次飞。鸟友戴菊、鹗赠


7.18北京的长耳鸮左翼初飞。鸟友大郎赠


7.6一些至今未破的悬案

真的黔驴技穷了,欢迎探讨。

7.19拾于武汉市区某大学校园内,长度约8cm


7.20鲯鳅君拾于大连旅顺某树林边缘

 

彩蛋:

个人相当喜欢的鸟羽收藏网站www.featherbase.info,猜猜它的logo是什么鸟的飞羽?很简单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