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打破了人类战争史上单纯的正面对决,凭借不可思议的游击战、运动战把自已的军事力量反渗透到敌方力量当中,这是跳出常规框架后的一种全新战争形式,在敌占区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犬牙交错的态势。从此,鬼子不仅无法在后方所谓的占领区获得补给,以战养战,反而要从包括本土等中国以外的其他地方,抽调部队与资源来填这个中国的超大窟窿。日本侵华投了百万级别兵力,但搁不住中国大。这些兵平均到所有的沦陷区,就跟在河里撒几把沙子差不多,很快没影了。1938年武汉会战。日军虽然终于跌跌撞撞攻进了残垣断壁的武汉,但代价是被中国消灭了近26万人。到了1939 年时,日军除了打下来的地方基本上不再打了,即使打下来也守不住,人不够。战争前期,中国战场上日军基本是编号靠前的常备师团,都是职业军人出身,像被称作钢军的第5师团。打到后面,兵员损失加上精锐的部队多数调到了太平洋战场,没人了。日本只好把很多老百姓短暂训练下就急忙送到中国,所以日军战斗力断崖式下降。入伍后新兵最常见的训练是“打耳光”。让两名新兵互打,打到眼眶发紫、腮帮红肿,把新兵的自尊一点点剥夺,让他们失去人性变成战争机器,美其名曰“锻造军人精神”。 1944年,元山俊美被派到湖南参加第四次长沙会战,负责晚上潜入衡阳车站破坏铁路。但他们提心吊胆,吓得腿开始颤抖,越接近车站腿抖得越厉害。突然,不知道谁的水壶掉地上,碰到石头发出了声响。中国军队的岗哨高喊:“什么人?口令!”紧接着枪声、炮声响起,子弹嗖嗖地飞过来,炮弹在周围炸开。突然,他身边一名士兵被炸飞,弹片割开他的肚子。他一边抓着自己往外流的肠子,一边凄厉地喊:元山俊美一下惊呆了,在日本,天皇是绝对不可质疑的神。看着遍地的尸体,他也发出了灵魂拷问:我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远离故乡和亲人来这里杀人或被杀?1939年以前几乎看不到完整的日本俘虏,冲锋起来不怕死,即使被包围没退路也战死不降。不过后面日本“怂”兵就多了,这边火力一强,军官喊得再急也不敢硬冲了。1940年,日本全年总预算不过89.6亿日元,对华军费就高达46亿日元。日本有限的收入都买美国物资了,但黄金和美元又没法从比他还穷的旧中国获得。到1941年日本可支付外汇只有不到2万德国马克,所以美国不失时机地掐断了对日物资供应,都TM没钱了还谈什么合作。日本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不可能实现“从速解决事变”,不得不与中国战略对峙了。到了这时,日本人才彻底领教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威力。1939年,日本传奇间谍中西功看完《论持久战》后,说如果日本想不出对策,战败只是时间问题。冈村宁次被调到华北当司令后,绞尽脑汁研究后发现,无论如何做这本书都是无解的。换句话说,它是一本利用日本“原罪"打败日本人的“奇门遁甲”。1943年,日本裕仁天皇最小的弟弟三笠宫,化名若杉参谋亲自跑到中国。他收集中国各方著名论作,认真阅读学习,找出快速打败中国的办法。其中就包括教员的《论持久战》。非常滑稽的是,三笠宫在读过论持久战后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连自己都被“洗脑”了。1944年1月5日,三笠宫发表了《作为日本人对中国事变内心反省》的讲话。他坦陈日本自甲午战争后对中国历次侵略的事实,痛斥日军在中国的残暴行为,对中国是“无所不取,掠夺殆尽”,导致中国人民怎么可能不反抗。他特别指出共产党的军队“男女关系极为严肃,对民众军纪也特别严明,决非日本军队所能企及”。这份惊世骇俗的讲话,作为“危险文书”被日本军方没收并控制不许传播,直到1994年才被日本学者从档案中找出来,经三笠宫同意后重新发表。(日本三笠宫崇仁亲王,2016年去世,享年100岁)但三笠宫最牛逼的还是另一件事----组织人刺杀东条英机。如果事成,他会亲自上阵去做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然后和中国讲和结束战争。当然计划最终失败了,东条英机非常恼火,但三笠宫毕竟是天皇的亲弟弟,即使出格军方也拿他没办法,最后吃了闷亏草草了事。所以,表面上看日本侵吞了大量中国领土,但事实上战线不断拉长军事成本就越大,日本开始依靠的军队和经济优势就在他们不断胜利中反而在不断衰退。随着中国军队越发集中在剩余领土,日本军队在前线却越来越少,此消彼长的战局必然注定日本战线的全面崩溃。结果都看到了,日本在二战中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彻底失败。
加载中
目前有1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