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7-ia3tHc6X51A3pHP7pcQ

猜猜我是谁?| ©Luke

现生的日行性猛禽大概有260种,其中鹰属Accipiter)计有52种,约占总数的1/5。换句话说,你见过的每5种猛禽里面,有1种就可能是鹰属成员,从这个意义上讲,通常人们爱把猛禽统称为“老鹰”,好像也蛮有道理的样子。
国内目前已知分布有7种鹰属猛禽:苍鹰A. gentilis)、凤头鹰A. trivirgatus)、褐耳鹰A. badius)、雀鹰A. nisus)、松雀鹰A. virgatus)、赤腹鹰A. soloensis)和日本松雀鹰A. gularis)。其中,个头最大的是苍鹰,最小的则是日本松雀鹰,最为常见的应该就是雀鹰辣。
国内分布鹰属猛禽一览,左上起:苍鹰凤头鹰褐耳鹰雀鹰松雀鹰、赤腹鹰、日本松雀鹰(体型从大到小,未按照真实比例) | 引自BoW

猛禽的野外辨识往往被认为难度比较大,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作为雄踞食物链顶层的类群,猛禽的数量相对而言较少,能够观察到的机会也就比较有限;其次,观察到的往往是飞行中的猛禽,一闪而过,能看到的细节相对也比较有限;最后,猛禽羽色往往比较暗淡而低调,相对而言缺乏鲜明而醒目的识别特征。

具体到鹰属猛禽,大多具有上体(背面)羽色较深,下体(腹面)羽色较浅且往往密布粗细不一的横纹或纵纹。这种并不显山露水的外形,在相似种类之间看起来就更是大同小异了。一句话,qio实不咋个好认

但是喃,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尽管看起来都差不多,更深入了解其实也不难发现鹰和鹰之间区别还是蛮大滴。“鹰看万遍,其种自现”嘛。大小、翅型、有无冠羽、跗跖长短粗细等等,都是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种类的常规参考。

要是看得足够仔细,下的功夫足够深,还是能发现一些前人没注意/忽略掉的特征。2010年,台湾猛禽研究会的戴佬,著名的观猛入门宝典猛禽观察图鉴》的作者林文宏先生在《台湾猛禽研究》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从鹰属猛禽尾羽的斑纹来进行种类识别的一个方法。

原论文有14页,对论证过程感兴趣的盆友欢迎切看原文哈。这边就给开了加速包(关注了鄙号)的各位直接快进到结论部分。

根据野外拍摄的照片、日本出版的猛禽图鉴、一些在博物馆内获取的标本照片以及环志赤腹鹰时拍摄的照片,林文宏先生认为6种见于台湾的鹰属猛禽的尾羽斑纹具有以下特征(如下图所示):

1. 除了凤头鹰之外,其余5种都有尾羽异纹现象,所谓尾羽异纹就是指最外侧两枚尾羽的斑纹图案跟其他尾羽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来说最外侧尾羽的斑纹更多且更窄,而从下图可以看出,凤头鹰外侧两枚的斑纹无论宽度间隔数量都跟其他尾羽的相近;

2. 赤腹鹰成鸟是唯一中央尾羽没有斑纹的种类;

3. 松雀鹰跟日本松雀鹰很相似,但松雀鹰尾羽上的深色横带宽,而日本松雀鹰的则较窄,松雀鹰的横带宽度也比凤头鹰的更宽而明显。

那,为啥子鹰属猛禽的尾羽,乃至胸腹部会有这样的斑纹呢?

拉克巨大超神师的学生伊恩·牛顿(Ian Newton)曾对苏格兰南部的雀鹰进行过长期研究,在自己的专著《雀鹰》(The Sparrowhawk)提出了他的解释。伊恩认为雀鹰这样背面颜色较均一且深,腹面较浅而斑驳的图案是一种“天地迷彩”。飞行姿态下,其他动物从下往上观察雀鹰时,它就隐身于天空的浅色背景,而且腹面的斑纹还很好地拟态了林间杂乱的背景;从上往下看时,雀鹰则隐蔽在了深色的大地背景里面。

同时,对于多栖息在林间的鹰属猛禽来说,胸腹部的斑纹也有助于它们在停栖状态下隐藏在枝叶间,减少被猎物和天敌发现的机会。已知的两个现象似乎恰好佐证了这一观点,一来鹰属猛禽的未成年个体往往具有更多的斑纹,整体羽色也更偏暗淡/暗褐;二来国内分布的7种鹰属成员里面,有且只有赤腹鹰成鸟兼具了胸腹部纯色几乎无斑纹+中央尾羽无斑纹+外侧尾羽的斑纹最浅淡
已有的研究表明,至少在繁殖季期间相对于其他同属种类,赤腹鹰对于鸟类猎物的依赖是最小的,带回巢育雏的最多的是蜥蜴。可能正是由于主要猎物的视力有限,使得赤腹鹰成鸟不需要发展出像其他鹰类那样的“森林迷彩”(但该种的未成年个体斑纹则跟其他鹰类的相似)。

赤腹鹰腹面(©Feng Chaofan)和背面(©Matthew Kwan),注意尾羽收叠起来时,两枚中央尾羽是在背面的最上方,两枚最外侧尾羽则是在腹面两侧的最里面 | 图自BoW

但是,凤头鹰为啷么子莫得“尾羽异纹”喃?这点目前还未见任何有说服力的解释,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呢?上面林文宏先生提出的“尾羽斑纹认鹰法”是否也同样适用于内地?特别是在加入褐耳鹰之后,该方法的有效性如何?有关于猛禽,我们显然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去回答,需要去钻研。
最后,留个思考题哈:题图里面的是只啥子鹰?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