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放开三孩以来,各地积极健全生育配套政策,包括提供生育补贴、完善生育保险、个税减免、产假育儿假、提供托育服务、住房优先保障等,重点是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时间成本。全国层面看,2023年8月,出台了减轻育儿和养老负担的税收减免政策,将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的扣除标准从1000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子女教育的扣除标准从1000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赡养老人标准从2000元/月提高到3000元/月。提高育儿和养老的个税抵扣额度,能够切实减轻家庭育儿养老负担。地方层面看,越来越多的地方拿出真金白银来鼓励生育。目前有三十多个省级以上单位出台了生育和育儿补贴政策,其中浙江省和湖北省为政策出台密集区域,分别有6个和5个省内地区出台相关政策。目前看,生育和育儿补贴政策力度有待提升、落实情况有待改善。


2 生育情况:生育率低迷,年轻人生育意愿低,育龄妇女规模下滑,出生人口连续下滑

2.1 生育率:年轻人生育意愿低,一孩生育率持续下降、二孩政策消退、三孩政策效果未显现

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年后的1.5左右,2020年跌破1.3,2023年降至约1.02,不足更替水平(2.1)的一半,全球倒数第二。总和生育率指每个妇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数,放开二胎前,很多不符合计生政策的家庭为避免处罚,在人口普查时瞒报二孩,导致官方数据低估总和生育率。我们此前基于教育部门的小学生入学数据修正出生人口数(2000-2011年),再经由生育模式将出生人口拆解为各年分年龄分孩次的出生人口,并通过漏报率修正由此计算各年分年龄段分孩次生育率,加总得出修正的2000-2018年总和生育率。随着全面二孩、全面三孩政策放开,2019年之后瞒报漏报情况逐渐消失。与总和生育率相关的一个指标是保持人口规模不变的世代更替率,发达国家人口世代更替率为2.1左右,中国因男女性别比和女性存活率差异为2.2左右。根据我们估算,2016年总和生育冲高至1.7、较2015年明显上升,2017年略降,2018年明显下降至1.5左右,2019年基本持平,2020年仅1.3,2021年1.15,2022年约1.05,2023年约1.02(按照出生人口902万计算)。

终身生育率下降,1946年和1970年出生的女性终身生育率分别为2.81和1.61。总和生育率采用假设一代人法,反映的是当年的生育水平。如果要衡量某一个年代育龄妇女度过育龄阶段后的的实际生育水平,可以使用终身生育率,计算方法为某个地区某个时点已经度过育龄期(超过49岁)的一批妇女平均每人所生育过的孩子数目。根据人口普查数据,1946年出生的女性终身生育率2.81,1950年出生的女性降至2.48、1960年降至1.85、1970年降至1.61。此外,女性终身不孕率提升。根据2023年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的数据,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2015年为6.1%,2020年接近10%。



世代生育意愿下降,年轻一代生育意愿低,0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1.48个。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查显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继续走低,2017、2019、2021年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73、1.76、1.64个,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仅为1.54个和1.4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