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于民于港于国都是重大利好,但是香港人偏偏不理解。
这其实不是新鲜事了。
我不知道刘德华在配音之前,知不知道董建华时期的尝试。如果他知道,仍然愿意为这个视频配音,那他不愧为两岸三地偶像明星的标杆。
董建华在任时,他至少有过3次鞠躬尽瘁的尝试,试图解决香港的房价问题。
1.jpg


第一次,1997年。
香港刚刚回归,董建华就力排众议,准备解决已经日益凸显的房价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八万五”计划。
八万五的含义是:每年要兴建8.5万套住宅,10年内香港有7成家庭都会有自己的房子。
在1997年的时间点上,可以说是高瞻远瞩了。如果当时这个计划能够得到落实,那么今日香港房价困境的大头,就可以解决了。
但是,这项触动“收税阶级”利益的政策,最终没有能够救得了香港。再加上当年正好赶上金融危机,普通的香港人也把锅甩到了董建华头上,认为是他的破政策搞的鬼。
1.jpg
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八万五”计划,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确实产生了效果,香港的房价大跌,大约跌回了五年前的水平。
假如能坚持下去,今日的香港也许就是一番不同的面貌了。
但事实却是,放弃八万五计划后,2002年开始,香港的房价便指数式的攀升,再也没能下来过。
(图中下方的线为香港房价指数走势)
640.jpg
第二次,1999年。
不死心的董建华,看到房价问题根深蒂固无法解决,便想转而发展新的经济产业。
他推出了另外一个政策:数码港计划
顾名思义,就是想在香港发展互联网新经济,吸引有前途的科技企业前来入驻。
这项计划受到了李嘉诚小儿子李泽楷的支持,政府十分信任他的盈科,便把项目交给了他。
640.jpg
可惜的是,董建华的运气实在不好。
时至今日,我们无法知道李泽楷接这个项目的初衷到底是什么,但是总而言之,第二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引发全球对互联网前景的担忧,导致数码港只招到了2家科技公司进驻。
李泽楷为了止损,最终又把数码港变回了圈地卖楼的房地产套路,还赚了一大笔。
第三次,也是1999年。
数码港计划失败之后,董建华不甘心,又紧接着提出了类似的“硅港”计划,也就是说,要在香港建一个硅谷。
这个项目的结果,和数码港计划如出一辙——高科技人才没有招到,地价倒是炒起来了。

6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