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总的来说,森林资源调查是个“苦力活儿”。在其他非技术类员工眼中,这甚至是一项机械的、“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儿”。而一旦进山,这份工作通常需在一天内完成,“有时在一个样地费时很久,就算摸黑也要完成。不然第二天又要再走一遍山路,才能重新监测。”

  进山的陌生人

  山被雾笼住一半,湿气越来越重,雾好像随时会沉下来。云南省镇沅县者东镇的樟盆村外,4米宽的盘山公路延伸进山间。

  一个不起眼的路旁,山坡上一棵枯树,一面彩色三角警示旗横在枯树树枝和另一根竖起的木棍间。旗帜后,一条被踩出来的半米宽土路,歪斜着往山上去。枯树枝上还挂了个长方形的警示牌,牌子上用红色的油漆写着:“请大家注意,任何人不得进入保护区,强行进入的人员后果自负!”

  这里是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的入口。在当地人口中,哀牢山有两层含义:一是与村庄紧密相连的哀牢山体;一是山脉深处的自然保护区。当地人称它为“山心”——这是一个既尊敬又畏惧的名称。

  “山心”位于500公里长的哀牢山脉中北段,1988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近22万亩,最高峰海拔3166米。除了拥有丰富的植物、动物物种,哀牢山顶部的森林是中国保存面积最大的中山常绿阔叶林。但人迹罕至,气候多变,时常有浓雾甚至瘴气弥漫其中,一般村民很少敢接近“山心”。

绵延的哀牢山脉,云和雾接在一起,如果下雨,半山都会被云雾笼住(金海 摄)

  2021年11月27日,本刊记者来到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山里正有阵雨。早上还偶尔有阳光穿过云层,中午过后就下起了第一阵雨。哀牢山的雨季一般在10月结束,但今年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雨水特别多。进入11月后,每隔几天还是会下场雨。

  雾气缠绕在山间,雨水来了,雾就更沉,遮住整个半山腰,气温随之低下来。11月13日,当两辆白色的越野车穿过山腰的浓雾,经过樟盆村,来到“山心”的入口处时,也是这样的天气。

  59岁的樟盆村护林员李加坤是第一个发现两辆越野车的村民,他有一头自然卷曲的黑发,稍微佝偻着背,指甲缝里是洗不净的泥,一说话就带着笑意,门牙两侧的牙齿各掉了几颗。

  “11点零8分”,他记得很清楚,当时他刚从山上巡护下来,看到保护区入口的水泥路边停着辆越野车,车内有两个陌生人。“我问他们搞什么的?他们说是做森林资源调查,9点多搞调查的4个人已经上山了,他们是被雇佣的司机。”

  护林员李加坤,11月28日,救援结束后,他刚刚从哀牢山保护区收拾完救援遗留的生活用品(金海 摄)

  按照规定,镇沅县范围内的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归镇沅县管护局直接管辖。镇沅县管护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任何单位的调查人员进入哀牢山保护区从事调查活动,必须携带单位公函,表明调查内容、目的,到县管护局报备,由管护局上报给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通过后,县管护局再批复给调查人员相关文件,同时通知到负责该调查区域的护林员,由护林员陪同调查人员进山。这个程序既是对山里自然资源的保护,也是对进山人员安全的保护。保护区内山高林密,不熟悉这里的人进去很容易迷路。但这一次,樟盆村的护林员没有接到县管护局的通知。

  李加坤拍下车辆照片,发进镇沅县森林资源管护的微信群里,群里有人让他“不要乱说,调查清楚”。于是他再次询问司机,“司机告诉我,调查人员的单位比镇沅县的层级高,不需要报备,四个人也有文件,只是随身带上山了。”

  进山的4个人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下文简称“昆明中心”)的4名调查员。昆明中心由原武警黄金第十支队组建而成,2020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成为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在全国13个城市的分部之一。

  伴随着新名称,昆明这支队伍的任务也由找金属矿山,拓展到森林、地质、环境等综合资源调查。这次4人进山,执行的是2021年度全国森林资源调查任务。

  这是一项重大基础性自然资源调查工作,2020年开始,在全国乔木林范围内布设约2.2万个样地,开展实地调查。4位调查员这次的任务是找到编号为6134的样地,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树种、胸径、树高,以及乔木林类型、起源、优势树种等数据。

哀牢山脉下,偶尔有这样的小路可以往山上走(金海 摄)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