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v7rj8ya__jP44G3dhU1Wsw

以上链接的原文里有朗读和最后的配乐,因为原文同朗读的内容不同,可以都看一看。


乡下的狗 


相比猫的叛逆和决然,狗显然是温顺和忠诚的。

乡下人家院里闹腾,鸡鸭鹅、猪牛羊,水缸还养鱼养河蚌,为了能从窝里摸出热腾腾的蛋,过年时有壮吃卖。至于牛,干农活儿的好把手,还有猫上房揭瓦捉老鼠。来人进院,鼻子里一股惯味儿,脚底下粘乎乎,还得不时拎脚警告佯装要扑上来的狗,对,乡下的狗负责看家而不是圈养和撒娇。



难以确定狗的品种和出处,一律土黄或黑灰,也有出生时是白的,不久就变成灰色。眼距近,大概近亲生养。发情时,狗找合适的爬上趴着,旁若无人。有时几对狗像个侧倒的人字,在空旷地双双站着,路过的人总要笑骂几句。过段时间,母狗窝着不动了,没几天,嘤嘤叫着的小眼睛闪了出来,肥嘟嘟憨趴趴的。左邻右舍都来,这家要那家也要,“星星”一盏盏少下去,母狗眼里隐忍又无奈,过个一年半载又会生的,如此也成了俗常。

乡下的第一只狗是从哪里来?不知。乡下狗贱,不值得人们花钱用心思去买去记得。有小偷光顾了,或过年过节想吃狗肉了,才会想到狗。外出发现身后跟来只狗,亦步亦趋抬头盯着你,啧啧唤再弄个破碗装些剩饭,它便低眉敛目住下了,兢兢业业。跟来狗不能赶,在乡下人眼中,和偷来猫一样,是财气和福气。




乡下的狗会察言观色,它们注视熟人和看生人的目光不同,若是熟人,它们的眼里都是温顺和讨好。若是生人,叫几声打量一番,看你只是经过,便忙乎自己的了。狗尾巴审时度势,主人出远门回来,摇得啪啪响,连屁股也跟着晃,仿佛要和肚皮脱节。尾巴高翘夹紧是谁靠近了它的地盘,蓄势待发。一看人家走了,赶紧撅起腿再往那地方撒泡尿,以示权威。若发现乡下狗低头垂眼夹着尾巴,不要施以同情,是被主人打骂了,正难过呢,只有主人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话才能化解它们心中的委屈。别担心它会离家出走,乡下人有俗语:打煞猫不离灶,打煞狗不离家。城里狗走丢了登报贴告示,乡下狗天一黑保证回家,摇头摆尾没事狗一只。乡下的狗是不敢有脾气的。主人晚归,还在百来米外,狗就起身,步子轻佻,扑上来摇头摆尾拿湿漉漉的鼻在你脚边拱来拱去,早忘了先前的仇。



乡下的狗爱跟人小。孩上学跟着,把孩子送进校门后站一会儿,才悠笃笃踱回家。主人下田它也去,安静伏在一旁,闲了扑腾几下,累了蜷着打呼噜。听到主人和旁的闲聊,声音忽地高起来了,分不清说笑还是争执,也叫几声。主人呼喝声笨狗,它便默不作声继续睡觉了。有时也掺和邻里间的事,在一旁侧头听着,不知被什么打动,咧嘴笑了。乡下狗和大山一样安心。

农忙,田埂是狗的窝儿。天有多热狗的心就有多热,从蒙蒙亮的凌晨到擦擦黑蚊虫肆虐的夜,乡下狗一直守着乡下的田和乡下的人,还有无边无穷尽的乡下的夜。也站起来,随穿开裆裤的回家,狗脖上挂个竹篮再来,篮里是乡下人的饭。大家坐下吃时丢块冷饭给它,它便在田埂间蹦跳着,有半天可乐了。

不明白狗乐什么,那块冷饭?还是守住了乡下人?这田这天也成了这乡下的狗,要用一辈子守着的地方了呢?


▲ 作者的爱狗 冯跳跳


冬日晚间,狗和主人最亲,猪牛早睡了,猫是寄养的,偶尔回家躲在远处冷眼看着。狗窝住脚边,丢件破棉袄给它,它便团在棉絮中枕着主人的棉鞋睡下了。灰缸里的瓦罐正煮粥,咕嘟咕嘟响,火光映在狗身上、孩童的脸上、女人纳着的鞋底上、老人花白的头发上,夹在乡下人深深的皱纹里,温暖了整个萧瑟的冬。

乡下人称年轻时海威老了还霸道的老人为“老狗”,想揭竿起义又不得不尊重。这和守了一辈子家的老狗有些像。看着老眼昏花、行动迟缓、挡在院路中央的老狗,心中复杂,他们断不肯活宰了这毫无用处的老狗,虽然,他们为了贪些荤腥,也在半夜偷摸把山芋艿丢到别人家院里药狗吃。自家的狗,他们只在狗老死之后,默默把狗剥了皮吃肉。女人叹息,不敢跟孩子说这盘中肉是自家狗,只一块块往孩子碗里夹。孩子奇怪,但很快被喷香的狗肉带来的愉悦取代。男人看着孩子的欢乐和女人的愁绪,皱皱眉头:“村口阿三家又生了一窝狗,明天去抱一只。”



在乡下,人和狗相互看守,谁也少不了谁。

于是明天,一只毛茸茸的小狗团在破棉絮中,呜呜叫着到处嗅着,踩得那只丢剩饭剩菜的破碗一阵趔趄,小狗还是叫阿黄,它闻到了掉出碗盏的香,笑着扑了上去……

乡下人和乡下日子总需要一只狗,活着很辛苦,那么就相互搭伙陪伴吧……乡下的狗,让我想起了那喧闹而安静、艰苦而又单纯的、为数不多却足以温暖一生的乡下人和乡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