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电机、后轮驱动的纯电车前后轴荷比一般会在45:55区间内动态调整,车辆相对平衡,对提升操控性大有裨益;而前置电机、前轮驱动的纯电车会将前轴荷载调高到60左右,以满足过弯和爬坡时的操控需求,这样一来,前驱电车就和前驱燃油车一样,得了“头重脚轻”的毛病。


1.jpg

前驱电动车的机舱,要装这么多东西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续航里程,纯电动车大多会使用低滚阻轮胎,根据轮胎“魔鬼三角”定律:即耐磨、抗湿滑、滚动阻力三者的自身性能不可能同时得到改善,必须牺牲某一种或两种性能,才能改善另一种性能。故低滚阻轮胎的抓地力会下降,导致急加速时非常容易打滑。


从技术角度看,纯电动车采用后驱或四驱作为驱动形式,可大幅缓解车身平衡、过弯推头和起步打滑的问题。但四驱要在前桥上增加一套电机总成,多出来的购买和使用成本都要转移到用户身上。从人文角度看,后驱纯电动车与用户预期高度匹配,让燃油车时代买不起后驱车的用户,圆一个“顶级操控”的梦。


所以,无论是出于“造更好的车”,还是“忽悠更多人”,后驱都是纯电动车驱动形式当之无愧的最优解。


建立这个技术认知底座后,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凡是用前驱的纯电动车,都不是“好东西”,尤其是新势力。


对传统车厂来说,第一批纯电动车,本就是政策框架下的“应试产物”,以自产燃油车为基础,底盘大部分传承,车身做些适应性调整改进放电池和电机。这些纯电动车能开就完事了,不能有太多奢望。


大众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察案例。2019年到2020年,大众向中国市场推出了纯电高尔夫、纯电朗逸、纯电宝来等“油改电”前驱车型,一经上市就等待停产,当中被用户痛骂狂喷的阶段直接跳过。2021年底,大众向中国导入基于MEB架构的纯电动车ID.3,这台被称为“电气化时代新高尔夫”将后驱车的价格门槛拉低到16万,这是你能在中国买到的最便宜的后驱新车。


这样的价格体系下,ID.3常常黑屏死机的中控,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面目可憎了。


1.jpg

ID3,后驱


另一个有趣的案例是从刚从前驱“改邪归正”到后驱的极星2。2021年4月,极星2推出单电机前驱版。不到一年后,极星2就利用中期改款的机会,将全新的单电机(最大马力223千瓦,峰值扭矩489牛·米)移到了后轴上,在数据上战胜了宝马i3(最大马力210千瓦,峰值扭矩400牛·米)和特斯拉Model 3 (最大马力194千瓦,峰值扭矩340牛·米)。驱动形式的改变无法让极星2在销量上一夜起飞,但至少现在的它越过了一台纯电动车硬件体面的及格线。


传统车厂使用前驱纯电短暂过渡还算情有可原,毕竟总要给航母合理的掉头时间,可既没生产过燃油车,也不存在任何的遗产和包袱的部分新势力,直接借鉴“成熟燃油车架构”,造“吃力不讨好”的前驱纯电动车,着实令人费解。


这是实地表演“致敬历史”的行为艺术呢,还是自研能力过于拉垮,只能走上“拿来主义”这条不太体面的老路,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


在燃油车基础上靠“打补丁”做出匹配用户需求的纯电动车,对活了超过百年的传统车厂来说都是棘手的难题,对还没活过第一个十年的新势力,属实可以算是一场劫难了。


写在最后


笔者对2022年中国市场销量排名前三十的纯电动车驱动形式,做了一个统计:“后驱(含四驱)”的总共12款,“前驱”的17款,仅“四驱”的1款(蔚来ES6)。


4.png


而在美国市场排名前十的畅销纯电动车中,只有雪佛兰Bolt EV一款采用“前驱”,其余9款,包括福特电马、现代IONIQ 5、起亚EV6、大众ID4等在内,都是“后驱(含四驱)”的设定。


4.png


故此,当大家在中国经济进入全新高速发展轨道的2023年,想买一台纯电动车时,不妨在付定金之前,先把这十六字真经默念几遍:电车后驱,不值吹嘘;电车前驱,容易捐躯;电车四驱,才是刚需。


要知道,大定的定金,可是不能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