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蓟县大火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622750.shtml

 
为什么政府公布,网民不相信?
天津蓟县莱德商厦大火灾事故的调查结果出炉,此次火灾事故造成10人死亡16人受伤,迄今为止没有家属向警方报案人员失踪情况。而网上传闻死伤过百,是由于个别网民在网上传谣,当事人已经受到处理,并承认夸大死亡人数。按照常理,政府公布事件真相,也就是表明这个事件已经得到圆满而妥善的处理,可以平息舆论的质疑。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网民对这一结果呈现了一边倒的不信任。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应该值得当地政府的反思。

代表官方的调查结论居然受到质疑,应该来说是对一个地方政府形象的严重受损,也是政府公信力的受损,出现这种结果,最终还是同地方发生负面事件时,其所采取的回应态度有关。在一个负面事件中,采取怎么样的方法来应对舆论的质疑,应当是一个地方公信力能否获得舆论认同的关键。诚如深圳5.26撞车事件中,深圳警方在公布谁是肇事者方面,面对舆论与公众的质疑,不是用回避沉默的态度来淡化事态,而是全面搜集证据,一次次面向媒体召开记者发布会,用事实来完成谁是肇事者的证据链条,这种正面回应媒体与公众质疑的方法,获得了好评。但是在该次天津蓟县的大火灾中,我们却看到了相反的一幕,当地政府对舆论与传言的沉默,当地媒体的失声,都是造成其调查结果不被公众认同的原因所在。

在舆论事件中,用沉默与躲避来规避传言,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办法,而是加剧了这起大火的复杂化。毕竟最初的地方回应在大火四天之后做出170字的简讯,绝非是一个地方政府淡化事态平息舆论的策略,而是加剧了事态的恶化。这种做法只能使地方公信力在公众心里一落千丈,即便是真相出炉,也未能起到如期平息舆论质疑。而就在该事件后,7月9日天津北辰开发区的泰伦特化学工厂发生大火,但这场大火并没有如同蓟县莱德商厦大火那般受到关注,因为在第一时间内媒体获得了最基本的数据和人员有无伤亡的结果。显然,地方政府对当地负面事件所采取软化、僵化、唯我唯大、对记者设置人为性障碍的思维是不足取的,它只会结出一个真相被舆论称之为谎言的苦果!

造成政府公布调查结果网民不相信的最直接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政府信息不公,二政府没有正面回应,三政府怕舆论。
 

 

 政府信息不公开,遭舆论质疑是肯定的!
中广网天津发布的170字有关天津蓟县莱德商厦失火消息,是迄今为止官方对于蓟县6.30莱德商厦大火的唯一回应,这短短170字也是这场大火的全部内容,10人死亡16人受伤就是这场大火所造成的最后结果。按道理讲,对于这个结果是不应该受到质疑,因为这是官方经过审慎调查的"结果",具备了真实性与公信力。更何况对于生命而言,人员伤亡的数字越少越好,最好是零伤亡,对于生命而言任何物质上的东西都应退居其次的。然而恰恰相反的是,天津6.30这场火灾发生后的时间里,并没有如期地被媒体与公众纳入关注的焦点,更多的人只是把它看成了一场正常的因事故引起的火灾罢了。

大火是触目惊心的,在那肆虐的火舌背后会有阵痛、会有生命的绞痛、也会有财物尽失的一种扼腕心痛,但是有相对应的灭火救人机制,这一切都可以成为不被关注的焦点。但是当这场大火的背后因为隐藏着一个卑劣的人性而导致大火整整燃烧7个小时,并有不被确定的生命因为无法逃离时,物质与顾客生命的选择,才使这个新闻成为了触痛神经的人性纠结。于是也就有了媒体与公众围绕这个情节展开对官方通报人员身亡数字的质疑。

当一条已经被过时被媒体抛弃的新闻重新被纳入视觉时,应该来说其中有很多必然性,它不是简单的捕风捉影,也不是简单的追责谁,而是在于这场大火缘何在天津这个地方的媒体表现得出奇沉静,官方对这场大火的信息公布会如此之少,又远在事发四五天之后才总结出意味深长的170简讯。这种超乎常理的处理结果,让人对170字简讯与10条生命的罗列产生了极大的反差。冷处理的反向思维是避免公众关注,当地媒体集体失声是淡化事态避免舆论关注。
大火里遗失的生命与信息

有网友在微博爆料,这场大火之所以会持续了七个小时,跟这个商场经理的决定有不可分割的,而这个决定也使生命消失的数量同官方通报的数字有巨烈的多撞,该网友在微博上说,引起大火的直接起因是空调机电线起火。电热起火之后有营业员向五楼的经理进行汇报,在该经理下楼观看火情后,做出一个异乎寻常的决定,将商厦的两道大门拉下。这个决定是基于经理怕顾客拿走货物不付钱。在生命面前,商场的财物损失在这位经理的意识中占了上风。而大门被关以致逃生通道被堵。这说法是否属实,不仅得到一位逃生营业员的证实,也有多名的现场名击者对此做了证实。但这最关键的信息,在官方惜字如金的报道里并没有提及。而这消息一传开,原本使蓟县商场大火过气的消息重新被媒体与舆论关注,被推上风口浪尖。但对于微博中泛滥的各种有关这场大火的传闻,当地官方一直采取着沉默与隐忍的态度。

于是针对这次事件所表现出来的信息量过度狭窄以及当地媒体的失声,有媒体对此做了深刻的剖析,这是一起异乎寻常的信息传播怪象,微博上民间说法频起,官方却表现得出奇冷静。即使是在新华社6月30日播出蓟县大火至少造成7名人员伤亡时,官方也未做出相关回应,而天津本地的五大报纸出奇沉默。《天津日报》《今晚报》《每日新报》《城市快报》《渤海早报》五大天津报纸在火灾发生后未有任何在其主版要版以及天津新闻中对此事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只有《今晚报》在7月4日第二版角落处有一则170字简讯。但这170字的简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公众信息度的需求,也不能使那些微言传言传播切断。这样的结果,应当是当地媒体的集体失声,官方通报内容与民间传言的出入巨大造成的。而这种差别,使该事件重新提上日头,成为舆论与媒体的关注焦点所在。

在相关微博上的传言肆行官方未对此做出回应时,天津市政府新闻发布办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该事件人员伤亡信息后,网友在其评论中提出了对这场大火起因、人员数量以及周末顾客量的质疑,但该博也未对此进行任何解释与说明,这种巍然不动的奇怪现象,更使传言不绝于耳。而有些传言已经符合谣言的性质,官方的沉默更使该场大火人员伤亡人数扑朔迷离,各种不同的大火版本与人员伤亡数四处泛滥。这样的一场整整燃烧了七个小时的大火,为什么天津本地的媒体会表现集体沉默?为什么当地的新闻丝毫没有此次商厦起火的报道?为什么天津本地的五大报业依然波澜不惊地演绎着地方鸡毛蒜皮的情况?为什么在大火扑灭的四天后才有人员伤亡数字的出现?地方媒体的这种态度表明了什么?对新闻监督的职责表现在什么位置?官方为何以沉默作答?为何死亡人数要在大火后才得出10条人命的数据?
 

 

 政府没有正面回应,致使传言成真相
如果说官方对一个事件的信息量给出过少的信息时,公众寻求信息的角度只能从民间的那些说法来满足自己的信息饥渴度与对事件真件的关注度。那么那些在微博上的传言愈传愈盛,坊间的不同版本口口相传,都是官方与地方媒体的集体沉默造成的。而这种结果,对一个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无疑是巨大的损伤,对于一个政府的形象无疑是一落千丈。那么在那些传言之中,是否可以有凤毛麟角的真相脱落?有些许的真相还原呢?在天津官方未做对这些传言做出任何回应和辟谣,这些传言都被公众以真实性存在。

针对官方惜字如金通报的死亡人数,微博出现了这样一个"传言"是:商场着火后,广播里高喊"不结账不许走",随即商场大门关上,商场如焚尸炉一样"火化"了包括100多个孩子在内的378个活人。并称该人数由蓟县检察院给出的,此案已经由蓟县检察院接手。针对这一消息,没有具体的出处也没有详细的发贴者信息,只是简单的一个转字,而这两组数字中,包括100名小孩在内,似乎就成了吸引公众目光而准德的,而其准备的死亡数字378,更让人怀疑。而所谓的检察院接手,更有一种无稽之谈的感觉。看似传言实则已经成为谣言。但对于信息量严重缺乏下的蓟县商场大火,似乎有了这种谣言的生存基础。

而另一位新浪用户踩踩单车过过人,在其微博上说,大厅里一共放着10具尸体,1-10号,当其中一具被认领后,工作人员再迅速补全到10具。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政府说了,本次大火死亡10人,轻伤16人。在这条信息的背后,对其所传之言有高度认同之意,其意是作为周天且在举行活动的1-5层的商厦,在大门被锁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出现只有10伤亡的事件,光光营业员就达到200多人。该传言至今被删除,也未受到官方辟谣。

7月5日晚,新浪渤海论坛官博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人民日报记者7月1日采访天津蓟县火灾事件(被删除报道全文)】记者拍照,被警方人员多次拦阻,声言"再拍就没收你相机"当欲与不知亲人下落的亲属接触时,随即被当地有关人员跟踪,记者向东,跟踪者向东,记者向西,跟踪者向西,记者询问"你为何跟踪我?"答"我是农民。"并将删除的文章制成长微博,详细记载记者在采访中的遭遇与相关当事人在火灾现场的所见所闻。但未料该报道出炉后未捷身先死!而这篇人民网新闻被删的消息,更加深了公众与舆论对该事件的深度关注与怀疑。

而在百度的蓟县吧中,关于大火中死亡人数出现种种说法,有据内部消息的,有在里面工作的亲戚透露的,人数之巨超过了新疆克拉麻伊大火的死亡人数。同时也有人贴出了商场失火内情说,且也有贴出死亡人员名单,但与官方公布死亡名单差距极大。这些信息一出炉,均被网友疯狂转发,这种原因的存在,是基于网络信息渠道狭窄造成的。当官方的真相保持沉默,谣言才有了它滋生的空间。如果官方没有对这些消息做出相应的辟谣与回应,即便是不合理的东西也将会被视为合理而存在。

而这些传言在网络中满天飞传之后,政府才做出相应的回应,但它依然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做出回应,对以上的传闻进行辟谣,这种被动性被迫性的应对,绝非是平息舆论的最好的手段。而即便在结果出炉后,用所谓的当事人承认夸大事实,相关造谣人士受到处理做为对传谣者的处理说法也未必能够获得公众认同。更多的人只能从这种处理的结果里读到公权唯我独尊的一面,而没有剖析这些谣言缘何生成,到底是谁滋长了谣言泛滥的空间。其实这些谣言被广为传播,正是地方政府沉默的态度所造成的,这绝不是树立一个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最佳方式,它只能使地方公信力大损。
 

 

 政府怕舆论, 媒体要求蓟县彻底公开真相
当互联网上出现关于蓟县大火的各种传言,而可以引为考证的官方消息惜字如金,那么从网络传言以及现场商场大火视频,这次事故的严重性可想而知。舆论与公众关注的人员伤亡数量将成为此事件角逐的焦点。官方得出10人伤亡结论时,能否在媒体的质疑声中站稳脚跟将是一大问题。在媒体高呼要求公开蓟县失火的细节、救治的细节、被困人员的细节、有无人员跳楼的细节、多少人受伤多少人员失亡的细节时,地方政府躲闪逃避舆论的行为,实则上把自己置在舆论的顶峰,从而很难找到平息舆论的一个突破口。即便在今天所谓的结果出炉后,远未达到政府所想达到的目的,风平浪不静!

在媒体提出的种种要求公布细节的质疑声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周末缘何人员会这么少;二消防中队缘何迟到;三商场有无违规更改消防要求;四记者采访遭遇人为性障碍;这些疑问实则就是指向地方政府对大火的前因后果进行释疑。诸如大火适逢周末,商场举行让利销售活动,商场人员缘何如此之少?商场门口路口的两个监控能否记录下当天进商场的人数?商场的监控录像在大火后能否存在,如果存在能否监控录像公布。这也是还原火灾现场商场是否顾客拥挤还是没有顾客的最好解释,也是说明商场大门是自动关闭还是人为性操纵的最好解释,也是直接证明官方结论伤亡人数的最好证明。据幸存的商户同记者表示,曾有警察表示这大门是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的。这一说法受到普遍质疑。

且在大火发生后距大火事发地只有1.2公里的消防中队,"步行只需10分钟的"消防中队,缘何那天在25分钟后才到达现场,且消防栓压力不够耽搁了救火的时间。而在此次火灾中,为何大厦西南的卷帘门被拉下,仅剩西门可以逃生。而据一些商户反映,商场为了充分利用寸土寸金,擅自改变商场结构,造成消防逃生通道被堵。

火灾现场的一些细节,比如逃生人员因为大门被关下至很多人被困;大门被经理下令关闭;从媒体认证微博发布的微博信息也是对官方公布结论的冲撞;比如人民网官方认证微博刊发消息,"630火灾发生已24小时,仍有部分家属未找到亲人",当记者欲与不知亲人下落的家属接触时却"被跟踪","当地群众对火灾事故的伤亡人数存疑";中新社7月1日也有消息称,"仍有家属尚不知其遭遇火灾的亲人下落。"可以梳理出的信息中,6月30日是个周末,莱德商厦系当地最大的商场,而且事发时商厦在做促销活动,商场内购物休闲群众较多。不止一位目击者反映,当时3层以上的被困者,有很多人选择跳楼逃生、;、;(《新京报》7月1日报道)。

从6月30日事发至今,惜字如金的简讯式报道,人员伤亡数及救治情况外,其它信息的空白度,才是导致网络传言愈演愈烈的结果。在蓟县始终不回应的这种做法,可以证明是极度不明智的,因为逃避、语焉不详,更对采访的记者设置的人为性障碍,对于杜绝谣言还原真相,澄清真相,安抚民心,都将是百害而无一利。就目前而言,公众对于起火原因、日常消防管理、商厦是否违规改建存在安全隐患,以及警力出动、现场救援的情况,这些要求都合乎情理、清理的知情权,官方必须给予充分尊重,才是对人性的最好尊重。

 


地方政府能够让公众拥有知情权,其实就是对人性的最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