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会不会无预警性崩溃?

作者认为,当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仍然热衷于卖地并开出10万亿空头支票时,中国经济出现无预警性崩溃或只是时间问题。

http://www.bwchinese.com/article/1032748.html

2012年6月7日,瑞士信贷银行2012年中国投资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任剑涛在会上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任剑涛表示,中国垄断集团垄断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中国经济的一些数据经常会被中国人热议或质疑,他甚至称中国经济将出现无预警性崩溃。

中国经济现状究竟如何?中国上下各层已流露出罕见的忧虑,拉动中国经济狂奔的出口、投资已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而拉动内需的楼市、股市、车市更是深陷泥淖!

8月23日汇丰银行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到了47.8,7月份公布的是49.3。50是个中间点,超过50经济是发展的,低于50经济是收缩的。8月份公布的数字,已经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连续10个月处于萎缩状态,显示中国制造业持续面临着困境。

汇丰银行公布的8月份出口订单指数降到了44.7,低于7月份的46.7,创造了2009年3月份以来最低的水平。表明欧美等主要市场的经济困境,给中国出口带来了持续的压力。8月份的就业指数是47.7,连续6个月低于50的分水岭,这个迹象显示越来越多的沿海企业开始裁员和关闭工厂,更加艰难的日子还在后面。

清华大学管理学院程致宇指出,一些很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按照综合经济指标构成的指数计算,现阶段中国经济实际增长不是7%到8%。

2011年中国9.2%的GDP增幅中,有5个百分点来自于投资,这就意味着如果今年要修的道路、桥梁、住宅以及别墅、高楼大厦,仅仅和上一年持平,今年中国GDP增幅将会下降5个百分点。在投资不能创造效益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要不断加大投资才能提升GDP。

愈演愈烈的企业裁员潮表明失业率在迅速增加,并且扩散到了白领阶层。跨国品牌阿迪达斯宣布,在今年10月31日前,关闭在中国的最后一家工厂,即阿迪达斯苏州有限公司。就在上周,美国的摩托罗拉移动公司也无预警的宣布大规模裁员,涉及到软件设计、测试和维护、硬件设计等各个部门,有的甚至是整个部门全部裁掉。

中国经济持续下滑,制造加工业的危机己远远超过2009年初期。此次危机涉及的行业相当普遍,大到钢铁、采矿、汽车、运输,小到电子、纺织、服装、制鞋、玩具等行业。2012年上半年,企业倒闭率从过去的3%到5%上升到8%到10%。

有专家预测, 明年企业倒闭率将达到15%到20%,这意味着明年中国至少要倒闭300万家企业,中国将迎来企业倒闭的第一个高峰之年。

东莞是世界工厂的样板,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城市群,以加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据媒体的公开报道,2012年上半年东莞经济增长只有2.5%,曾经辉煌的东莞沙田镇经济增长是负11.6%,珠江三角洲这些企业的倒闭,将给广东经济带来持续的停滞,更会大幅增加失业人口。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面临着许多相同的问题,特别是容纳最多就业人口的民营企业普遍遇到了“三荒两高”,即用工荒、钱荒和电荒;高税费和高成本。

 

“三荒两高”是迟早要爆发的问题,东部沿海企业的崛起,是廉价高效的农民工付出的代价,从第一代到第二代,这些农民工至今仍然寄居漂泊在城市边缘,而新一代农民工显然不愿意再做没有前途的奴工,而地方并不打算解决新一代农民工的基本诉求,几乎所有的市长都反对进行户籍改革。

此前报道称,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最近到浙江、广东、江西、贵州等省份进行调研,向中国国务院提交的报告证实了几乎所有城市的市长都强烈反对去年国务院推出的户籍改革措施。

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地级市以下的市区全部开放户籍,取消城市和农村户籍区别。但是地方官员纷纷藉口地方财政负担太重拒绝执行这项政策,各级政府更不愿意承担农民工的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难题。

对农民工而言,有尊严的生活包括医疗保障、住房保障以及孩子就近入学,而不是去上什么打工子弟学校,如果连这些基本的诉求都得不到解决,离开寄居漂泊的城市就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而今天东部沿海企业再也招不到过去如蝗虫般的廉价高效的年轻工人了,这个趋势未来会更加明显。

中国人口出生率的急遽下降也是制造业的噩梦,过去30年,中国的生育率从2.6%下降到显然不能维持人口稳定的1.56%。联合国预测2015年到2020年,中国的生育率会降到1.51%,而这个数字告诉我们2050年前,中国的人口将从13.4亿人口下降到12亿左右,2060年将低于10亿;2010年到2050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比重将从72%下降到61%,到那时,受过良好教育并且具有生产力的年轻人数量仅仅是目前的一半。

高税费和高成本是当今民营企业最头疼的问题。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和财政收入保持了近二十年的超高速增长,每年增长几乎都是GDP增长的2倍,有些省市甚至更高。2009年税收增加32.2%,2010年宏观税收增加了34.5%。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占GDP的23%,也就是13亿人每个人要交8000元。一个企业要缴17%的增值税,并且每个季度要缴25%的企业所得税。还有中国的65%的个人所得税来自于工薪阶层,这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高。

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一直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最有力的武器,低成本是指土地成本低、劳工费成本低、环保成本低,而30年之后,这些成本都大幅提高了。无论是土地成本、原料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资金周转成本,还有节能减排成本、资源节约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生态建设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还有知识产权保护成本和购买成本,所有这一切成本都在这个时候同时出现了。

 

高成本时代对中国企业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大量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生存压力,高消耗、高排放企业面临着升级压力,出口行业和产品利润面临着国际竞争压力,现有的发展模式更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面临着“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死节,继续走下去难以为继,这种高出口、高投资、高消耗、高排放;低进口、低消费、低效率、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来说,都是不可持续的,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的竞争优势已经没有了。

这种发展模式更是催生了垄断企业的畸形繁荣,当大量的资本、投资、资源集中到大型垄断企业之手,民营企业的日子乃至老百姓的日子就越来越艰难。今年上半年2455家上市公司中报净利1.02万亿元,其中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5452.29亿,占比高达53.57%。如果再加上石油、电力、煤炭等垄断企业的利润,其他企业实际上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中国经济的确遇到了困难,而且非需求管理可以克服,需要全面、系统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仍然热衷于卖地并开出10万亿空头支票时,中国经济出现无预警性崩溃或只是时间问题。

经济学家指出,中国经济社会的风险,不在于经济增长放慢本身,而在于随着经济增长放慢,社会不能从一个高成本的运行模式转变为一个低成本的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