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圣战者的诞生

现在我们也有机会送苏联人一场越战了!

——布热津斯基,美国战略家

1954年,埃及军官纳赛尔推翻了亲西方的国王,掌握了埃及实权。在10月的一次公开讲话中,他被一名穆兄会成员近距离连开8枪都没打中,还越说越来劲,保安竟然在旁边坐视不管,整个事件都充满了令人迷惑的气息。纳赛尔借此对穆兄会开刀,于是继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之后,中东又迎来新一波世俗化浪潮。

在世俗化的基础上,纳赛尔积极推动埃及工业化。除土改、国有化改革外,他还主持建造大型公共项目,如阿斯旺大坝。但工业化终究需要资本和技术,因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而得罪英法的纳赛尔不再可能从他们那儿获得帮助。因此,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都需要一个新的老大哥。此时,纳赛尔把目光投向了北方的苏联。

作为新兴的世界大国,苏联对中东石油垂涎欲滴,但一直苦于找不到介入中东事务的理由。纳赛尔的诉求简直是雪中送炭,两者一拍即合,熟悉的场景又出现了:苏联帮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一边搞建设一边消灭以色列,作为交换,阿拉伯国家要在中东当苏联的小弟,配合苏联老大哥排挤美国。


13.jpg



手牵手的赫鲁晓夫(左)与纳赛尔(右)

之后二十年,美国支持的以色列与苏联支持的阿拉伯世界爆发了数次中东战争,每次都是阿拉伯一败涂地。进入70年代,埃及对“苏联老大哥到底行不行”的质疑声愈演愈烈。1978年,作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埃及竟然在美国戴维营与以色列握手言和,苏联苦心经营的“阿拉伯对以(美)统一战线”土崩瓦解。

为了在中东寻找新的战略支点,1979年起,苏联10万大军挥师阿富汗——那个被称为“帝国坟场”的国家。

战时,屠杀与活埋是家常便饭,苏联人经常开着武装直升机轰杀小米加步枪的阿富汗游击队,沿途看到漂亮姑娘直接掳上直升机带走。屠村时不仅人与羊一起杀,反抗者直接被坦克碾死,还在池塘、水井里投毒。甚至还设计了一种酷似玩具的“蝴蝶雷”,专炸小孩,一触发全身都会被炸烂,遍布弹片,生不如死。


14.jpg



致命的“玩具”,集束炸弹蝴蝶雷

赤裸裸的侵略让苏联被全世界疯狂谴责。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被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64个国家联合抵制。十年间,1300多万人口的阿富汗有100多万人死亡,500多万人沦为难民。苏联同样付出了5万多伤亡的代价,且极大消耗了国力,经济困局雪上加霜,全球战略由攻转守,没过几年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虽然已经过去了近30年,但苏阿战争仍然对当代世界有着深远影响,因为它无意间创造了一个特殊群体——圣战者。

传统中,“圣战”本意是一种自卫战争,是“被压迫下的最后选择”。苏联对阿富汗的暴行引起了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愤怒,大量来自不同国家的穆斯林不远千里进入阿富汗参加反抗苏联的“圣战”。

在这过程中,美国人看到了一个拖死苏联的机会。早在1979年苏联出兵的那一天,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就欢呼雀跃地给卡特总统写信:“现在我们有机会也送苏联人一场越战了!”

战争爆发后,中情局联合沙特、巴基斯坦等国,由美国出武器,沙特出钱,巴基斯坦出场子,联合帮助阿富汗训练抗击苏联的“圣战者”,其中最有名的一支即后来的塔利班。

为了给圣战者造势,1983年里根还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了圣战领袖并合影留恋,且充分发挥昔日练就的台词功底,声情并茂地表示:“观看这些无畏的塔利班自由战士用手持武器对抗现代兵器的场景,真是让所有热爱自由的人动容!”




15.jpg


里根会见阿富汗圣战者并表示鼓励

好莱坞也配合总统开动宣传机器。在以阿富汗战场为主要背景,讲述史泰龙暴打苏联人的电影《第一滴血3》中,不仅有阿富汗圣战骑兵砍坦克的激燃桥段,在末尾还专门附上了一行字幕:“谨以此片献给那些阿富汗勇敢的圣战者”。


16.jpg



第一滴血3名场面:《史泰龙引导阿富汗圣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