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21-10/22/content_1293895.htm?div=-1


福建竹叶青蛇


美眼蛱蝶(秋型)


燕隼


    张海华  文/摄


    2021年,宁波经历了一个超长“待机”的夏天。5月7日就早早入夏了,较常年平均(5月25日)提早了18天。那什么时候才正式入秋呢?10月16日!较常年平均(9月30日)推迟了16天。


    长达5个多月的夏天,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物候的正常节奏。大家感受最明显的一点是:本该在国庆节前后就盛开的桂花,今年却迟迟未开,直到快10月下旬了才进入盛花期。而作为一个自然摄影爱好者,通过对鸟类、两栖爬行动物(简称“两爬”)、蝴蝶等的观察,对于近期物候有更多直观感受。


    猛禽南迁推迟了


    近几年,每到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嘉兴平湖市的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都会迎来一批观鸟爱好者,他们带着望远镜与长焦镜头,爬到小山顶上,专门观察、拍摄往南迁徙的鹰、隼等各类猛禽。然而,今年国庆假期,这个国内著名的赏鹰胜地却让“鸟人”们(包括我在内)失望了。


    10月2日一早,我和女儿一早从宁波驱车出发,经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快到北岸出口时,就可以看到右前方的海边有座小山,这便是九龙山。天气很热,当我们扛着沉重的器材,沿着高而陡的台阶走到小山顶上时,已经汗流浃背。迎面见到几个也是来赏鹰的鸟友,有的来自上海,有的来自苏州,已早早在此守候。然而,等了一个上午,只见到寥寥几只猛禽,而且还是以凤头鹰、红隼等本地留鸟为主,快中午了才见到迁徙的燕隼、日本松雀鹰各一只。“天气太热了,北风不吹,猛禽也懒得南迁。”“就是啊,有风就好了!今天看来要交白卷了。”鸟友们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确实,我以前来过九龙山多次,如此惨淡的鸟况还是第一回碰到。要知道,往年早秋在九龙山赏鹰,最多的时候一天之内可以看到数千只猛禽呢!


    10月6日晚上,有位鸟友告诉我,当天在苏州上空见到数以百计的猛禽迁徙过境。当时我就又有点心痒痒了,看了一下天气预报,得知次日略有降温,还会吹点风,于是决定再去一趟九龙山碰碰运气。10月7日,我起了个大早,开车1小时40分钟到达九龙山,那时还不到8点。不过,比我早的大有人在,大家看上去似乎都信心满满。有人说,你看,今天云比较厚,东北风不小,应该是猛禽迁徙的好天气啊!另一人附和着说:对,就看今天了!


    果然,没多久,高空掠过一个黑影,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是一只小型猛禽。“是赤腹鹰的幼鸟!”一位经验丰富的鸟友已经辨认出了它的身份。赤腹鹰在国内多数地方属于夏候鸟,秋天会迁往华南、东南亚等地越冬。后来,有燕隼、凤头蜂鹰、灰脸鵟(kuáng)鹰等若干猛禽飞过,一个上午共见到二三十只。虽说这鸟况比上次好些,但离理想状态还是差很多。


    总而言之,整个国庆假期,迁徙路过九龙山的猛禽可以说寥寥无几,大大不如往年同期。直到10月15日,我才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在说“这两天的九龙山,迁徙猛禽的数量总算有点像样了”。


    秋夜“两爬”仍活跃


    往年,一过了9月,我就不去山里夜探了,因为天气太凉了(山里尤甚),蛙、蛇等两爬类动物就不大出来了。但今年,10月的前半个月还是以晴热天气为主,因此我还是去四明山中夜探了两回。第一次是10月6日,且不去说它。第二次是10月15日,也就是较强冷空气袭来的当天晚上,居然也在山里颇有收获。


    10月14日、15日白天都很热,宁波最高气温逼近30℃。15日傍晚,随着冷空气前锋的抵达,市区下了一场暴雨,天气马上变凉了,宁波由此一夜入秋。当天晚上,我驱车来到龙观乡的四明山清源溪畔,好在到了那里雨就停了。车子缓缓行驶在溪边的公路上(这是我夜晚进山的驾驶习惯,怕开快了会不小心压死路上的蛙、蛇等小动物),忽见一条黑白两色、又细又长的蛇正横过路面。黑背白环蛇!这是一种拟态剧毒的银环蛇的无毒蛇,以前我也在这一带见到过。我赶紧在前方路面开阔处靠边停车,拿起相机与闪光灯就往回跑。当时,它已经在往山坡上爬,有趣的是,我注意到它刚好经过了一条福建竹叶青蛇(通常简称“竹叶青”)的身旁。这条竹叶青非常小,还没有我的小指大,显然是一条幼蛇。它静静地伏在石头上,企图捕食路过的小蛙。


    拍完这两条蛇,我再往溪流的上游行进。由于雨后溪水大涨,我就没有跟以往一样下到溪中寻找两爬,而是就在溪畔公路边随便走走。没走多远,又见到一条竹叶青。不过这是一条成年的蛇了,它通体碧绿,眼睛红色,十分好看。雨后,它的下嘴还挂着一颗晶莹的水珠,不过它始终一动不动,耐心地在此伏击。附近,一只绿色的纺织娘也是浑身挂满了水珠,这是一种夏夜里叫得很响的著名鸣虫,不过当晚它似乎十分狼狈,没有心情摩擦翅膀发出鸣声。


    蛙类当然是比盛夏时少了很多,但还是可以见到好几种,至少比我想象中的要多。最多的,当属武夷湍蛙,每走一小段路就可以见到一两只——只不过,由于已经过了繁殖期,我不再听到雄蛙的鸣叫声。天目臭蛙也还不少,它们安安静静趴在石头上,准备捕食夜间活动的小虫。在路边的排水沟里发现一只中华蟾蜍,它蹲在一堆落叶旁,也在寻找晚餐。镇海林蛙也不时可见,这个倒不奇怪,因为这种蛙的习性与众不同,本来就是秋冬出来繁殖的。让我稍觉惊讶的是,10月的两次夜探,都见到了好几只小竹叶蛙,这是一种本地很少见的蛙类,没想到在10月中旬的晚上还能见到它们。


    一路上,看到不少死在车轮下的蛙与蛇。后来,我注意到一只溪蟹在路边进食,但看不清它在吃什么。拍下照片放大细看,才知道它竟然是在吃被碾死的蛙的尸体,哎,没想到小小溪蟹还成了山里的清道夫。


    蝴蝶开始换“秋装”


    比起迟来的猛禽、活跃的两爬动物,蝴蝶的活动算是比较正常,有几种蝴蝶“按部就班”换上了“秋装”(多数蝴蝶的外观在不同季节都是一样的,但少数种类的蝴蝶分为夏型与秋型,即秋天的翅膀的颜色、斑纹与夏季明显不同)。


    有的蝴蝶“换装”幅度不大,比如宽边黄粉蝶。这是一种本地很常见的黄色粉蝶,在夏天,它们的黄色翅膀上有淡淡的褐色斑纹,而到了秋天,翅膀上多了很多黑色的小点点,那些原本颜色比较淡的斑纹也变得更深更显著了。


    “换装”幅度较大的,当算黄钩蛱蝶与美眼蛱蝶。黄钩蛱蝶是宁波乃至全国最常见的蝴蝶之一,由于能以成虫越冬,因此有时在冬日暖阳下也可见到。在春夏时节,其翅正面底色为黄色,上面有不少黑斑,反面是较浅的黄褐色,密布杂乱的细纹(类似大理石上的条纹);到了秋天,翅正面的黑斑依旧,但底色为黄色偏红,翅反面则变成深褐色,斑纹很像枯叶。


    美眼蛱蝶在国内分布广泛,在宁波也很常见。这种蝴蝶的翅膀正面为橙黄色,有明显的眼斑,尤其是后翅的那对眼斑很像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其意图是恐吓天敌。美眼蛱蝶的翅膀的正面在不同季节都是一样的,但其反面却会玩“变脸”:天气热的时候,翅面为较浅的黄褐色,也有眼斑;而在秋季,翅面无眼斑,颜色也变为深褐色,有“叶脉”,甚至有“虫斑”,总之酷似一枚枯叶。当它竖起翅膀,停在植物上休息的时候,如果不注意看,还真的会被它骗过,以为那是一枚落叶呢。


    时光流转,物候变换,大自然自有它的节奏。只不过,近些年来,人类的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正越来越大,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