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比翼双飞的鹈鹕,不愧为“水鸟中的轰炸机”。

2.jpg

  鹈鹕抓了好多鱼。

3.jpg

  鹈鹕在水面起飞。

4.jpg

  10只鹈鹕组成的编队。

  ◎张海华


  


  有一种鸟,体长可达170-180厘米,被称为“水鸟中的轰炸机”。这种鸟数量稀少,整个东亚的繁殖种群总共才几十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浙江是它们最主要的越冬地。


  为了它,我曾经不眠不休,凌晨驱车300多公里去拍摄;为了它,我曾在春节期间天天去海边,风雨无阻。


  这鸟儿,就是卷羽鹈鹕。


  在最近的全国水鸟同步调查中,慈溪海边,有7只卷羽鹈鹕被发现。这是近年来宁波境内发现的最大越冬群体。然而,将来它们何去何从?我还是有点担心。


  为了鹈鹕,甘心“受骗”


  2008年11月28日,在杭州湾跨海大桥西侧的海塘,我在望远镜里看到,海面上有两只体型巨大的白色水鸟,远看简直就像两艘搁浅的小帆船。这分明是卷羽鹈鹕!这是我第一次在野外见到它们。


  几天后,听慈溪鸟友姚北说,鹈鹕增加到了6只。


  那年12月中旬的一个周六,难得睡了个懒觉的我接到姚北的电话。他大声说:“今天信信发大财了!镇海岚山水库里出现了30多只鹈鹕!”


  我一愣,心想这家伙肯定是在骗人。但姚北说:“不骗你,我已经赶到了,信信一早打电话给你的,但你手机关机了!……”


  这我就信了。理由是:慈溪已有6只鹈鹕,姚北不至于为这两只鹈鹕赶到镇海,而且天气又不好。当时我后悔死了,因为我的手机从来都是一早开机的,就那天贪睡……


  于是,我立即心急火燎地加大油门奔了过去。快到时,这两个家伙突然在电话里跟我说:刚才20多只鹈鹕飞走了,那场面可太壮观了!现在只剩下两只了,而且距离很远!


  我这个傻帽,直到这时都还信他们,心里那个急啊,唉,你听听,20多只鹈鹕飞走了!


  到了水库边,用望远镜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浮在水库中央的两只鹈鹕,太远了。忽然它们起飞了,我赶紧拿出“大炮”。没想到,它们竟一直向我飞来,在我头顶绕了一圈才又飞远!天哪,相机取景框已容纳不下这两个大家伙,爆框了!


  此时,信信与姚北赶了过来,口中兀自喃喃自语:“人品啊人品,我们等了快两小时都没拍到,你刚来一分钟就爆框了!”


  这两个家伙磕着瓜子,一脸坏笑。我才明白这“30多只鹈鹕”完全是扯淡。


  “不跟你讲有30多只鹈鹕,你会来吗?”姚北说。


  几天后,这些鹈鹕都离开了宁波,继续南下前往越冬地了。那时,宁波境内缺乏具有大面积水域的海滨湿地,因此像鹈鹕这样的超大型水鸟很难越冬。


  相约春节,风雨无阻


  所谓“30多只鹈鹕”固然是个善意的骗局,但在仅仅一两个月后,我就得到“情报”:温州鸟友在永强机场附近海滨拍到了由二三十只鹈鹕组成的“轰炸机编队”!而且这回是有图有真相。


  2009年春节,我在温州的丈母娘家过年。结果,节日期间我几乎天天跑到海边与鹈鹕“约会”。


  大年三十,天气不错,我刚到“约会”地点,就见到了7只卷羽鹈鹕!初次相见,鹈鹕们颇为害羞,还没等我车停稳,它们就呼啦一下起飞了。


  年初一,雨太大,没出去。年初二下午,雨势减弱,我就又忍不住驱车到了海边。那时潮水已退,鹈鹕们在远处的滩涂上,很难拍摄。


  年初三,继续“约会”。海边很冷,斜风密雨,直往车窗里灌,每拍几张照片,“大炮”的第一片玻璃上就全是密密的水珠。但这一天收获也最大,10只鹈鹕在海堤内的大水塘中,让我以比较近的距离拍了两三个小时。


  高潮出现在上午11点左右,只见10只鹈鹕先是围成半圆形,后来成一纵队,同时探头入水捕食。天哪,这场景太难得一见了,简直就是动物世界里播放的画面。


  原来,卷羽鹈鹕的最大特征就是长有一个橘黄色的大型喉囊。捕食时,它们将头部插入水中,把喉囊张得很大,一口可以吞进10多升的水和大量鱼虾,然后将大嘴合拢,让水顺着嘴边滤出。它们常采用围剿战术:首先把鱼群包围,再用宽大的翅膀奋力拍击水面,把鱼群驱赶到浅水处,趁鱼儿乱成一团的时候,轻而易举地捕食之。


  年初四,时阴时雨,见到3只鹈鹕。


  那个春节与鹈鹕的“约会”,画下圆满的句号。


  我以近距离拍到的10只鹈鹕捕鱼的照片发到省内观鸟论坛上后,众多鸟友都艳羡不已。因为,在那时,国内关于鹈鹕的好照片尚不多见。


  可惜的是,永强机场附近的湿地环境慢慢也在变化,2009年之后,那里很少再出现大群的卷羽鹈鹕。


  沧海桑田,乡关何处


  没想到,2011年深秋,更加重磅的消息传来:温州灵昆岛上的几个大型水塘中出现了六七十只卷羽鹈鹕。当时国内的资深观鸟爱好者普遍认为,很可能整个东亚的鹈鹕种群都在那里越冬了。


  可偏偏那一年我工作特别忙,几乎天天夜班。后来一狠心,干脆在周五的午夜下班后,与朋友轮流开车,连夜从宁波赶到灵昆岛。我们只在灵昆的旅馆里睡了两个小时,就在曙光微露的时候赶到了海边。


  那里是围垦出来的湿地,水不深,但面积极大,在外围绕一圈估计超过10公里。这块湿地绝对是水鸟天堂:鹭、鸥、鸬鹚、野鸭等各种鸟儿的数量几乎都数以千计,它们在空中集群飞掠,在水中觅食嬉戏,这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想起“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


  当然,包括我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鸟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都在几十只鹈鹕上。驾车在海堤上缓缓行驶,一旦发现它们出现在较近的水面上,就迅速停车,把“大炮”直接架在已摇下玻璃的车门上开始拍摄。


  鹈鹕们不时起飞,从这块水面冲到另一块水面,捕食鱼儿。拍摄这种场景总让人大呼过瘾。


  一周后,心痒难搔的我又决定去拍鹈鹕。那次是凌晨3点多起床出发,为此独自来回驱驰700多公里。


  我这么拼,不仅是因为喜欢拍鸟,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环境在时刻变化,以后能这样拍鹈鹕的机会很可能会越来越少。


  果然,2012年之后,由于当地开发的需要,灵昆岛的那些大型水塘逐渐被填平了。2014年冬,我路过那里时,发现“沧海桑田”的转换在短短两三年间已成为现实,湿地严重萎缩,鹈鹕不见了。


  留住湿地,家园更美


  时间来到2016年元月。慈溪杭州湾畔出现7只越冬鹈鹕的消息,让参与水鸟调查的浙江省林业厅的专家也颇为兴奋。


  我去实地看了一下,鹈鹕栖息的地方,也是一块新围垦出来的海滨湿地。那里面积广大,水鸟翔集,我看到了无数的野鸭与大雁,还有数十只小天鹅、黑脸琵鹭、白琵鹭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珍稀鸟类。卷羽鹈鹕有7只,其中5只成鸟、2只亚成鸟。


  1月31日,在湿地边缘的一个排水口附近,不少白鹭、苍鹭、黑尾鸥等鸟儿在抢鱼吃。鹈鹕很快冲了过去,仗着人高马大,当即将其他鸟儿赶到了一旁。有只鹈鹕居然一下子兜住十几条鱼,然后一仰脖全吞了下去。


  我看得目瞪口呆。据以前的观察,鹈鹕吃鱼,一般是在水下就把大嘴巴完全合拢,然后抬头吞鱼,所以多数情况下是拍不到鱼露在外面的场景的。估计是因为这次大丰收了,捕到的鱼多得“合不拢嘴”,它才需要张开嘴调整一下食物的位置,以便于吞咽。


  我不禁感叹,这地方面积广、鱼儿多、人为干扰少,对鹈鹕来说是多么难得的栖息地啊!


  但鸟友老钱告诉我,他问了这里的鱼塘老板,对方说,他的承包期在两三年后就要结束了,因为这个围垦区也要搞开发。


  我多么希望,鱼塘老板所言并不靠谱。如果他的话是真的,我也多么希望,事情今后能出现转机。


  湿地,是鹈鹕的家园,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