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做一个naturalist,辛苦并快乐着”

张老师通过几段视频跟大家分享了他经常去进行自然探索的宁波龙观乡外牌楼水库。秋天的时候,水边树木的叶子逐渐变得斑斓,那里有很多枫香树,变红的叶子在阳光下特别好看。乌桕也是一种特别适合观叶的树种,映着湖水,每一枚叶子都闪闪发亮。而最美的是水库末端的湿地,荻花成片开放,在风中轻轻舞动,正是古诗里“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景象。水鸟在一旁悠然游过,形成一幅恬静的画卷。张老师推荐道,那是一个秋日散心的好地方。

另外,张老师也通过视频让大家欣赏了他前不久刚去过的青海天峻县。那里牛羊成群,积雪未消,有非常壮观的石林景观。山中常可见到成群的野生岩羊,它们的体色跟地表颜色非常接近,秋冬季节以枯草为食。雄性的岩羊具有一对粗大的角,雌性岩羊的角则比较小。视频中有一只小岩羊和羊妈妈一起在碧蓝的天幕下静静地吃草,静谧又美好。它们在悬崖边缘行走时也稳稳当当,如履平地,真的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张老师目前去过两次青海,表示非常希望有机会再去青海这片美丽的土地。

在欣赏完宁波龙观外牌楼水库和青海天峻县的视频之后,张老师和同学们谈了谈他是怎么看周围的世界,以及他这样看世界的收获是什么。首先第一个要点就是“放低身段,平视万物”。张老师给大家看了一张他太太给他拍的照片,照片中的张老师戴着帽子、穿着高帮雨鞋,正拿着相机整个人趴在地上拍照,甚至都看不清张老师在拍的东西是什么。张老师说他当时在拍一种很低矮的植物,是一株只有几厘米高的兰花,也不起眼。但张老师就在那儿一直拍了一个多小时,后来才发现竟然有山蚂蝗在吸他的血,被吸到的那个地方血流不止。听起来有点儿吓人,但张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为了野花“五体投地”。张老师说有很多很漂亮的野花,你如果不注意,把它踩过去都有可能,但是当你蹲下身来仔细看看,就会发现那些花儿特别美,比如华东唐松草就像节日里的焰火一样。所以,要平视这个世界,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张海华老师为野花“五体投地”)


接着张老师给大家听了一段清脆悦耳的鸟儿叫声,说到现在我国国内做自然影像的人非常多,而且越来越多,但是做自然录音或野地录音的目前还很少。鸟儿一般在清晨的时候叫的最欢快,张老师建议大家不妨做一个“等鸟儿起床的人”,有意地去感受一下身边的自然,闭上眼睛去倾听天籁,感觉会很好。

张老师说通过博物观察、自然摄影,我们可以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系。张老师坦言道,一开始他去拍鸟,纯粹是为了爱好而爱好,只是想要拍到好照片,很激动地想要不断“加新”再“加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就有了不同的感受。现在很大意义上说,我们人与自然是割裂的,这会导致很多问题。人是自然之子,在大自然中,人们也许在名利上无所得,但却能收获很多快乐,也能慢慢地学会跟这个世界友好相处。现在有不少人很难和世界和解,觉得生活得很痛苦。张老师说,人生活在世上总会有各种烦恼,他也会有烦恼,但是每当觉得很烦恼的时候,他会独自到大自然中去,在森林里或者在溪流边待上半天,这样回家时就又满血复活了。和大自然之间的相处让张老师觉得很幸福。在大自然中待的时间长了,慢慢地就会受到熏陶,很多负面情绪也会慢慢地被溶解掉。

张老师说他也比较“社恐”,不喜欢社交,但是拍摄自然的时候就不“社恐”了,因为大自然教给他的实在太多了。即便只是拍一朵花、或拍一只蛙,张老师也总能从中感受到这个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张老师说当他仔细地观察蛙的眼睛时,感觉就像在它们的眼睛里看到了整个星空,特别神奇。一只小鸟,一朵野花,教给我们的比一本书还多。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好奇心,永远知道自己的不足,永远谦逊好学。

关于博物的收获,张老师还说道,“每个人都可能从博物观察中获得跨界的灵感”。不同学术背景、不同职业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习惯的人,都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张老师个人而言,博物观察最美好的地方就是让自然与文学相遇。张老师本科时在中山大学哲学系学哲学,研究生阶段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学古典美学,当时张老师不清楚学哲学、美学有什么用,后来毕业了当记者也没有感受到哲学和美学有多么大的帮助。但是当张老师进入自然观察和博物写作之后,回过头再看,就觉得当时学的哲学、古典美学对他的帮助极大,因为这些主要是一种思维的方式,能够让他更好地感受自然万物、分享自然之美。

张老师希望能传达自然之美给更多的人们,坚持用自然文学记录乡土之美,不仅在《宁波晚报》副刊博物专栏上发表了约200篇文章,也出版了《云中的风铃》《夜遇记》《诗经飞鸟》、《东钱湖自然笔记》、《神奇鸟类在哪里》等若干博物著作,还曾和女儿合作在国家级青少年科普杂志《知识就是力量》上做了两年的自然笔记专栏。张老师撰写博物类的小短文,他女儿则画了很多相应的惟妙惟肖的水彩画。张老师说他女儿也没有专门去学过绘画,只是因为从小就经常和张老师一起去野外感受自然,这些画都是因为她自己喜欢,自然而然地画出来的。这也再次说明了只要热爱,你也可以是博物学家。


“凡所经历,皆是故事”,张老师认为博物观察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写作。现在很多孩子被“关”在家里、教室里、培训班里,几乎没有机会去看看周围的世界,也没能感受自然,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一没情节,二没情感”、“干巴巴的,没料”。张老师说如果孩子们能够多年如一日地进行自然观察,就会有较深的情感和较细的感受,哪怕只是平铺直叙地写下来,不需要什么文学技巧,也会是很好的文章。

张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他进行跨界写作的尝试,也就是已经出版了的《诗经飞鸟》一书。《诗经》三百零五篇,号称“诗三百”,这里面都有什么鸟呢?这是让张老师感到好奇的一个问题。于是张老师就一遍又一遍地翻阅《诗经》,发现里面涉及的植物约140种,动物110多种,提到鸟儿的地方约80处,实际提到的鸟儿至少33种(类)。能否将《诗经》中的博物题材跟现实中的自然观察相结合?张老师花了五年时间将这样的一个想法变成了《诗经飞鸟》这一本书。《诗经》的年代距离现在两三千年,要怎么分辨其中提到的鸟是如今鸟类分类系统中的哪一种鸟呢?张老师说就当是一个“打一鸟名”的谜语,也就是将《诗经》中的原文当作谜面,打一鸟名,来研究其中所提到的各种飞鸟。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几句是谜面。由谜面可知:一,这鸟必须在周南一带有分布;二,黄河中的沙洲适合它栖息,同时适合荇菜生长;三,鸟叫声如同“关关”;四,其叫声能让人产生求偶的联想——换句话说,鸟这么叫,本身是为了求偶。符合这四条的,谜底就基本可以揭晓了,白胸苦恶鸟和东方大苇莺都很吻合谜面所给出的信息。

(左:白胸苦恶鸟    右:东方大苇莺)


讲座接近尾声时,张老师引用了刘华杰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浮生常博物,记得去看花”。张老师说“看花是种世界观”,看花看鸟看虫,足以使人忘忧。从书到自然,从自然再到书,一来一回之间,你会有很不一样的感受。张老师再次通过一段视频让大家欣赏了四明山顶上的杜鹃。盛开的满树繁花灿若云锦,因此叫做“云锦杜鹃”。她的花蕾为紫红色,绽放后花瓣为粉红色或白色而略带红晕。阳光下,花朵尤其显得娇艳,花瓣有着晶莹剔透的质感。昆虫在花丛中忙碌着,采蜜的同时也为花儿授粉。附近还有马银花、映山红等其他许多花儿。张老师言道,山中赏野花,听鸟鸣,实为人生乐事。

在讲座的最后,张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愿我们:爱乡土,爱自然,爱自由。”如果我们能够扎根于乡土,观察这个世界,享受自己的自由,或许我们能改变世界一点点,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点。同学们积极地向张老师请教了动植物习性特点、自然摄影技巧、博物观察经验、同好交流途径、相关入门书籍等多方面的问题,张老师都耐心热情地一一回应和解答。这次讲座的主题是“你也可以是博物学家”,张老师强调,这里的“你”完全可以是零背景知识。即便你的专业、职业看起来跟博物毫无关系,只要你进入到博物学中,主动去学,主动去找,慢慢地就会有很大收获。


(文中图片均来自张海华老师讲座PPT。本文经张海华老师审阅并授权发表)

编辑:朱玥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DA3ODU5NQ==&mid=2247490287&idx=1&sn=ccd0c15a5cd3eef0af96c39fe5c25dc0&chksm=fba74b03ccd0c215c4a5ea1130e0216cf88c2d192255f73b8563f8ff67d48a2fef4d7ad48c96&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