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鸟生这么短的红胁蓝尾鸲的雄鸟不像其他雀形目小雄鸟一样第二年繁殖季样子就能和老鸟差不多,还得费这么大劲才能变蓝呢?其实这是一种羽色/羽饰延迟成熟(Delayed Plumage Maturation,简称DPM)现象,虽然不算是一种很常见的繁殖策略,不过除了红胁蓝尾鸲之外,在其他林鸲、白腹短翅鸲(Sholicola albiventris)、一些姬鹟如黄眉姬鹟(Ficedula narcissina)、一些朱雀等等鸟类中也发现了类似现象。近年关于紫寿带(Terpsiphone atrocaudata)的研究也发现越是年纪大的紫寿带雄鸟繁殖期中央尾羽越长背的颜色越深的个体越多,也被认为是一种DPM现象(能重光希等 未发表数据)。胡大师以前在自己的公众号文章中简单介绍过这种现象的意义,我就直接截图搬运一下。同一只鸟陪着走过4年的野外研究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记白腹短翅鸲6527

 


640.jpg


 

        森本元(2006)等人对红胁蓝尾鸲的研究验证了上图的主要猜想,即在春天到达繁殖地开始雄性之间的领地竞争时,年长雄鸟可以通过“显而易见”的社会地位差异直接吓退年轻雄鸟减少雄性斗争能量消耗,还认为这种策略能帮助年长雄鸟获得更多婚外交配(Extra-pair copulation)机会。

 


相同体色的雄鸟之间更容易直接打起来,不同体色的雄性相遇则多以威吓和追赶结束。图自森本元 2006


 


蓝色雄鸟与棕褐色雄鸟争斗起来往往是赢家,年长个体也总是能占领更好的领地。图自森本元 2006


 

        有意思的是森本等人的研究还发现,很多雌鸟在挑选雄鸟时总是倾向于体色鲜艳的,那么对于本就短命的鸟类的雄鸟来说DPM应该非常不利,但令人意外的是观察结果表明对于红胁蓝尾鸲雌鸟来说,它们在选择配偶时却并不刻意倾向于蓝色雄鸟。

 


红胁蓝尾鸲的地面巢。图自:https://www.yamakei-online.com/yama-ya/detail.php?id=444


 


巢里面是这个样子。这个巢被北鹰鹃(蓝色卵)寄生了。图自:《Bird Research News Vol.4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