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20-09/26/content_1240170.htm?div=-1

1.jpg


仙八色鸫


2.jpg

红尾伯劳


    张海华 文/摄


    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说的是看山水风景的感受。那么,在看鸟方面,会不会有类似的感觉呢?我认为是有的,那就是:魔术林归来不看鸟!


    关于魔术林的故事,我以前专门写过文章。对于喜欢观鸟、拍鸟的“鸟人”来说,所谓魔术林,是指会“变”出各种神奇鸟儿的树林。关键是,在鸟类迁徙期,魔术林“大变戏法”的表演每天都不一样,有时让人惊喜不已,有时又令人失落感叹,这种不确定性反而更加令人着迷。


    今年9月12日(周六)晚上,我“掐指一算”,感觉次日的魔术林很可能会有很多珍稀鸟类,于是赶紧准备器材,13日一早就从宁波出发直奔上海南汇的海边。


    天时地利孕神奇


    南汇那片令全国鸟友魂牵梦萦的小树林,实际上是海堤旁狭长的防护林的一部分。鸟儿栖身的魔术林,树种以刺槐为主。刺槐林并不连贯(根据鸟友的编号,分为1号林到8号林),彼此之间隔着成排的杉树。树林之外是开阔的农业用地,另外还有一些浅水湿地。每年春秋迁徙期,都会有大量候鸟暂时投入林中栖息、觅食。它们的逗留时间,慢则数日,快则不到一天,就马上又匆匆踏上了迁徙之旅。一般来说,春天的时候由于鸟儿们急着回到北方的繁殖地,去占据好的领地和寻找配偶,因此它们在魔术林停留的时间更短,甚至没有停留就直接飞过去了。而在秋天,已完成当年的繁殖任务的鸟儿们,有比较充足的时间飞到南方的越冬地,因此它们会在半途停留相对较长的时间。所以,在九月与十月,魔术林中的鸟类数量要多于四五月份。鸟儿会在这些小树林中好好休息,“吃饱喝足”后再启程飞越杭州湾入海口的茫茫大海。


    从2017年秋天以来,我每年都至少会去魔术林一次。去得多了,自然获得了一些经验与教训。举两个例子。2017年10月4日,魔术林中出现了大量南迁的猫头鹰,如红角鸮、鹰鸮等,都是我没有拍到过的。尤其令我“眼红”的是,宁波鸟友黄泥弄当天居然在一棵杉树上就拍到了4只猫头鹰!然而,当我次日一早急吼吼赶到那里,找了整整一天,却连一只猫头鹰都没遇到。原来在一夜之间它们都飞走了。


    而2019年的国庆假期,几乎一模一样的事情再次上演——只不过那一次我所扮演的角色倒了过来,即我成了幸运儿,而不是那个空手而归的倒霉蛋。那年10月6日,我在魔术林中起码见到了20多只猫头鹰,而于次日闻讯赶来的鸟友则满脸失望,因为鸟儿们又集体消失了。


    那么,这次为什么我“时来运转”了呢?其实是有讲究的。因为,2019年国庆假期的前几天虽然天气不错,但几乎没有吹北风,因此我判断南迁的鸟儿会少一些(因为迁徙之路动辄几千公里,鸟儿也需要“借风而行”,可以省不少力气),而5日那天有冷空气影响,我猜北风一定会把不少鸟“捎带”过来,因此决定6日一早去魔术林。


    好时机再次来临


    上文说到我“掐指一算”,推测今年9月13日也是到魔术林拍鸟的好时机。我这么说,不是因为我是“张半仙”,而是基于对天气影响的判断。9月上旬天气一直偏热,进入中旬,终于有冷空气来了。虽然有北风,但周五(9月11日)江浙一带普遍有大雨,对鸟类迁徙并不利,周六逐渐雨止,当日夜间转晴,非常有利于那些习惯于夜间迁徙的小型林鸟的飞行。因此,我推断周六夜里将有大批鸟儿抵达魔术林,然后它们将在周日白天就地休息。


    于是,9月13日早上5点我就起床了,5点半开车出发,3个小时后抵达魔术林1号林。现场已经有不少鸟友在找鸟。我刚停好车,正准备拿相机呢,就看到一只杜鹃掠过树林的边缘,一头扎入林中。我大喜,赶紧进入林中。树林之外阳光灿烂,而林中却是遮天蔽日,相当幽暗。刚猫腰入林,我就见到好几只伯劳和寿带在乱飞,它们一会儿钻入林中,一会儿在林缘觅食。我悄悄蹲下身,举起镜头,等鸟儿落到树枝上。拍下来一看,原来这些伯劳至少有两种:一是红尾伯劳,它们多数在树林边缘相对开阔的地方活动;二是虎纹伯劳,它们数量过多,而且有趣的是,我看到的几乎全是亚成鸟(即还是在“青少年”阶段)。顺便说一下,成语“劳燕分飞”的“劳”就是指伯劳。中国的伯劳有好多种,大多数是迁徙的候鸟。


    至于寿带,我也是透过长焦镜头才看清楚,它们还不是普通的所谓“红寿带”,而是更为罕见的紫寿带。在春夏繁殖期,寿带的雄鸟具有非常飘逸美丽的长尾巴。而到了9月,结束了繁殖任务的雄鸟已经换成了短尾巴。不过,依旧不难从背部的羽色来区分紫寿带的雌雄:雄鸟的背部为明显的暗紫色,而雌鸟的背部为暗淡的棕红色。


    由于寿带类的鸟非常漂亮,而且名字中带有一个“寿”字,寓意比较吉祥,因此它们的形象频频出现于中国古典绘画作品中。我曾经在酒店、茶馆等公共场所见过绘有寿带的屏风之类的装饰品。


    对于宁波来说,紫寿带属于迁徙路过的“旅鸟”,但由于十分稀有,因此我从未在宁波本地见过这种鸟。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天在魔术林,紫寿带数量极多,简直成了当日的“菜鸟”。因为,在区区几十平方米的树林面积之内,就有五六只。


    众人苦苦寻“仙八”


    那天我还拍到了白眉地鸫、蓝歌鸲(音同“渠”)、三宝鸟、白腹蓝鹟(音同“翁”)、白眉姬鹟、冕柳莺、极北柳莺、黄眉柳莺等很多鸟儿。其中,蓝歌鸲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拍到,算是鸟种“加新”了,很开心。刺槐林中多昆虫,附近湿地中还有蛙类,因此给鸟儿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我看到,有只红尾伯劳把大青虫挂在刺槐枝条的尖刺上进行撕扯,另外一只红尾伯劳嘴里叼着一只泽陆蛙,白腹蓝鹟在吞咽一条毛毛虫……


    不过,对于当天的魔术林来说,以上种种鸟儿都不是亮点,因为所有这些鸟都在一种更稀有、更美丽的鸟儿面前显得黯然失色。这种鸟,就是被鸟人们昵称为“仙八”的仙八色鸫。


    仙八色鸫是“全球性易危”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长三角地区,其属于稀有的夏候鸟或旅鸟,是无数鸟友为之日思夜想、求一睹为快的明星鸟种。既然名为“八色”,那么且让我们来看看它的身上到底有哪八种颜色:(头顶)栗色、(眉纹)淡黄色、(脸颊)黑色、(喉颈)白色、(下腹部、尾下)朱红、(翅膀)深绿,(肩部、腰部等)亮蓝、(胸部)灰黄。


    幸运且不可思议的是,那天在魔术林的1到8号林,起码出现了十几只仙八色鸫,大家都说是“盛况空前”。前几年的迁徙季,在魔术林也曾出现过“仙八”,但通常只有一两只,极少见到这样扎堆出现的。不过,话虽这么说,拍摄“仙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这种鸟生性胆小,常在阴暗的林下地面寻找蚯蚓、昆虫等食物,极难发现。因此,尽管有很多人在找,但拍到的人并不多。


    一开始,我也没找到。后来,当我从刺槐林的边缘走下去的时候,一只色彩艳丽的鸟突然从眼前的草丛里起飞,消失在树林中。我还没反应过来呢,就听到从林子里传来了一个声音:“大哥,你刚刚踩飞了一只‘仙八’,你知道吗?”我不禁暗暗佩服“踩飞”这个词用得很精准。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迷彩、手持“大炮”(超长焦镜头)的小伙子静静地站在树下。后来,我们一起拍到了一只飞到树冠层里的“仙八”。当透过茂密的枝叶,仰天观察这只色彩斑斓的小鸟的时候,我才发觉,原来艳丽的羽色也可以是一种保护色。


    下午近3点,准备返程时,有个老外也扛着“大炮”走入了林中。他一见到我,就用中文问:“你好,拍到‘仙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