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18-06/21/content_1114793.htm?div=-1


夜观金蝉脱壳

    □张海华 文/摄


    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司马懿对阵,病逝于五丈原,蜀军于是撤退。司马懿派兵追击,但诸葛亮事先命人做了一个他自己的木雕,等到追兵赶来,姜维就把那个有木雕的四轮车推出来。司马懿以为诸葛亮没死,吓得马上退兵。这就是有名的“死诸葛吓走活司马”,同时也是“金蝉脱壳”之计的经典事例。


    金蝉脱壳,原为兵法上的三十六计之一,意思是利用假象迷惑敌方,使自己及时脱身而不被发觉。当然,这里我们不谈用兵或处世的诡计,只说说大自然中真正的“金蝉脱壳”及相关的故事,那过程也很精彩呢!


    童年捕蝉记


    在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之前,先多花点笔墨,聊聊我童年时捕蝉的趣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首题为《所见》的小诗,为清代诗人袁枚所作,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捕蝉时既快乐又紧张的心情。这种心情,我也体会过。


    暑假开始后,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捕蝉。我把一个小网兜绑在长长的竹竿上,便扛着竹竿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我在村子里乱转,循着响亮的蝉鸣,仰头寻找正在树上大声歌唱的蝉——那是雄蝉在求偶呢,雌蝉是不会唱的。雄蝉的腹部有鼓膜发音器,可以通过收缩运动发声。


    一旦找到蝉,就屏声静气走到树下,小心翼翼举起网兜,从它的背后猛然一扣。多数情况下,这只蝉就落入了网中。顿时,欢乐的歌声变成了阵阵慌乱急促的抖翅声。


    如果失手,蝉在逃脱的瞬间,常会拉一泡尿下来,运气不好的话,就会滴到我的脸上或手上。大人为了阻止小孩子一天到晚捕蝉,便吓唬我们说:这尿有毒,滴到皮肤上的话,会生毒疮的!我还真的很怕这个,故每次“中招”,都赶紧到河边洗去蝉的尿液。后来才知道,蝉逃跑时“吓尿”了,乃是为了减轻体重便于迅速飞离而采取的本能行为。


    整个暑假,我都忙于捕蝉,抓住蝉之后,要么系上细绳以放飞玩乐,要么将蝉扯去翅膀喂蚂蚁,整天乐此不疲。太公看不惯我如此顽劣,就数落我父母说:“海华每天就知道捉‘无知鸟’,捉那么多回家烧菜吃吗?!你们也不管管。”父母听了也就笑笑,并不为此约束我。


    太公说的“无知鸟”(“鸟”字在方言中发音为“吊”),就是我老家一种常见蝉的俗名。


    “无知鸟”与“老前”


    我小时候只知道家乡的几种蝉的方言俗名,直到最近几年关注博物学,才了解它们的大名。无论在华北还是江南,最容易见到的蝉,主要有3种:蒙古寒蝉、黑蚱蝉和蟪蛄。


    在我老家浙江海宁,所谓“无知鸟”,就是指蒙古寒蝉,因为其雄蝉的鸣声就是持续的“无知鸟!无知鸟!”当然,简省的说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知了”。蒙古寒蝉由于鸣叫声独特,因此在全国各地有各种各样的俗名。据说北京人就叫它为“伏天儿”,也很形象。其鸣叫的音调比较多变,时高时低,时急时缓。蒙古寒蝉体长3厘米左右,背部以绿色为主,杂以黑斑。这是一种很警觉的蝉。当人接近时,它先是停止鸣叫,然后还会绕着树干“躲猫猫”。


    黑蚱蝉体长可达四五厘米,是3种常见蝉中最大的,体色几乎全黑。它的叫声要单调很多,有人说,那是一种“持续强大的电锯噪音般”的声音。因此,在我老家,它的俗名就叫“老前”,这里的“前”是象声词,意思就是说它只会无休无止的“前前”叫。黑蚱蝉最喜欢“大合唱”,有时一棵树上就有好多只一起唱,气势虽然不小,但有时也真的嫌它们太吵了一点。


    蟪蛄则是3种常见蝉中最小的,体长才2厘米多一点,体色以黄绿为底,饰以黑纹。其雄蝉常发出“滋,滋……”的鸣声,也有人打趣说,它的叫声像是“吃,吃,吃”,好像它老是吃不饱似的。蟪蛄个子小,鸣唱声也比前面两种蝉轻很多。


    上述3种蝉之中,蒙古寒蝉的鸣唱期是最长的,甚至到9月底10月初,还可听到个别在鸣唱。北宋词人柳永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估计说的就是蒙古寒蝉吧。


    但不管怎么说,基本上夏天一结束,作为成虫的蝉的生命也就到头了。“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这里说的“蟪蛄”,倒不一定就等同于现代所说的蟪蛄,而是说蝉的生命短暂,只知夏日,不知春秋。


    夜观“金蝉脱壳”


    童年时见到过无数的蝉蜕,但由于不曾夜观,因此竟从未见过“金蝉脱壳”的场景。直到近40岁时,才“老夫聊发少年狂”,买了高亮的手电与头灯,开始探索夜晚的自然世界。2011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和李超一起到鸟友竹子山的山居去玩。山居位于横街镇的四明山顶上,夏夜甚是凉爽。我们拿着相机,沿着山路随意走,忽然走在前面的李超说:“快过来,有好东西!”我和竹子山过去一看,哇,一只蒙古寒蝉正钻出它的壳呢!


    我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这场景,非常兴奋,赶紧蹲下来拍照。蝉的外壳上有不少新鲜的泥点,显然幼虫刚从泥洞里钻出来没多久呢。在地下待了多年的幼虫来到地面后,选择一根树枝,脚爪紧紧抓住,然后开始破壳而出的艰难过程。壳的背部开裂了,蝉的头部先从那里出来,接着,绿色的身体、皱巴巴的翅膀、后腿也逐渐出来,最后只留尾部还在壳内。然后,按照法布尔在其伟大的《昆虫记》里的非常形象的说法,“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这温润如碧玉的柔弱的小家伙,身体慢慢翻转,使头部倒悬于下。它的皱成一团的翅膀开始以极慢的速度伸展开来,直至完全舒展成形,那时,翅膀呈现出一种极为美丽的蓝色。与此同时,原本蜷缩的足也开始在空中轻轻挥舞。


    然后,它仿佛在做“仰卧起坐”一般,再次尽力翻转身体,这次是让头部重新回到上方,然后抽出留在壳内的尾部,用娇嫩的爪子抓住自己的壳,吊挂在那里。就这样,它要静静地吊挂在那里好几个小时,让翅膀慢慢变硬,那美丽的蓝色逐渐退去,变成褐色。


    绝大部分蝉选择在晚上完成这一华丽蜕变的过程。此时,是蝉的一生中最脆弱的时候,万一被鸟儿等天敌发现,就只能束手待毙。因此,它们只好在夜色的掩护下完成这一过程。当清晨温热的阳光照到它的身上,晒干露水,它就已经足够强壮,振翅飞往高枝了。


    从此,林中开始响起了阵阵蝉鸣。古往今来,这鸣声不知触动了多少诗人的心!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绿槐高柳咽新蝉。(宋·苏轼《阮郎归·初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宋·杨万里《初秋行圃》)


    又有几人曾亲眼看过,蝉鸣的背后那许多艰辛的付出!所以,诚如法布尔所言:“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与飞鸟可以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