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汪永智为螃蟹作画“菊花开蟹正肥”
春节,他随手作画“插上梅花便是年”


370事件让他重新认识了人该怎么活着:“我肯定不是为老伴活着的,她也不是为我活着的。我们俩有的只是一种人间牢不可破的友谊和情感。”


“孤独终老,不过是所有人的宿命”,说到这儿的时候,汪永智的脸上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
2015年,姜辉用两个手机查看新闻
用于中英文对照/权义摄


当生活被摧毁之后,继续寻找370的真相成了一些家属活着的意义。

事发一年后,姜辉因为频繁地参与“社会活动”被公司辞退。当时他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华北区大区经理。

这些年,姜辉每天都在看资料、研究各种法律条文,全职推动案件调查的发展。他频繁沟通过的律师少说也有快20位,为了找飞机行走过的里程至少可以绕地球4圈。

他已经成了半个法律专家、航空专家。姜辉说:“如果真的能把这架飞机找到,把亲人找到,我这一辈子没白活。公司头20年那种风光的业绩,相比之下,不过是过眼云烟。”

权义发现,近几年不少老年家属都在积极地锻炼身体,跑步、跳绳、做单杠,他们中很多人迈入了古稀之年,寻找亲人是他们现在生活的目标。


“如果我倒下了,就没有人帮我再去找孩子了。”
失联乘客家属谢修萃是江苏连云港人,唯一的儿子在马来西亚打工/权义摄


谢修萃和丈夫都在城里打零工,一天的收入只有百十来块。他们在北京南五环的小沟旁边租了一个工棚,50块钱每月,没水没电,冬天的屋子跟冰窖一样寒冷。唯一的目的就是每天能到顺义的空港,去和马航的工作人员打探孩子的消息/权义摄


谢修萃在日记里写下对儿子的思念/权义摄
雍和宫门前,女性家属在拥抱彼此/权义摄
2015年北京,三名女性家属在聚餐时情绪失控
抱在一起痛哭,女性家属之间的鼓励安慰会更多
大家成了彼此的“后天家人”/权义摄
2015年10月18日,北京
家属杨露的婚礼现场,她的妈妈在MH370上
少了妈妈的见证,她还是努力开启了新的生活/权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