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除了宝玉,贾琏算男二号。很多男演员抢着演。演话剧出身的吴晓东,当年是话剧团的台柱子,演过不少电影、电视剧,剧组特邀而来。他一进组,就开始熟悉人物,研读原著,琢磨贾琏。结果到培训班结束,贾琏还没定。他一着急,失眠、长痘。想了各种办法,就是消不掉。


演员名单公布后,让他演贾芸。


吴晓东万般沮丧,但还是选择留下。


「吴晓东演了贾芸」


谁演贾琏呢?万万没想到,当初去给北影送剧本,临时被潘欣欣拉进组里培训,本来想演柳湘莲这个配角混过去的高亮,被定了贾琏。高亮一听,人都傻了,我形象这么正,怎么演放浪的贾琏?可王导说:


“你身上有一种王贵气,贾琏不是一般的纨绔子弟,我们相信你。”


有人愁,自然有人乐。譬如薛蟠,当时有十个候选,结果周岭的发小陈洪海去,设计了一段剧本上没有但原著里有的戏,把那十个都淘汰了。


他还不是最幸运的。运气最好的,是演迎春的金莉莉。她是接线员,热爱文艺。被文化馆老师推去参选。录完像,没抱期望。结果王导站在楼上往下看了一眼,把她叫了回去。剧组说,她试戏的样子有点木讷,放不开。王导说,木讷也没关系,正好可以演二木头。就这么进了组。


这还没完,拍戏时,金莉莉为了做专业演员,去报考中戏,还考上了。但中戏不允许读书期间拍戏。只能二选一。她哭着去找王导,王导知道,她上了中戏,就能拿到城市户口,忍着怒气,让她读书去。


金莉莉这一去,成了跟巩俐、伍宇娟等人并列的“中戏五朵金花”。


演迎春的人没了,剧组老师接到死命令,三天内,找到迎春。剧组就跑到成都大街上,找到了在汽车公司劳资科上班的牟一,让她接戏。


一个普通科员,就这么突然当了演员。


「惜、探、迎,三春」


想想当初多少没演上角色的人,都是抱憾回家。80年代中期,内地根本没什么戏,长篇少得可怜,更别提《红楼梦》这样的大制作。那时,市场还没起来,公家铁饭碗才是保证。面对这个机会,有人连铁饭碗都不要了。


演鸳鸯的郑铮,本是话务兵。回京复员后,已经得到工作安排,去石景山检察院做检察官。结果这期间,被文化馆老师拉去试戏。她带着一把剪刀,准备极其充分地演了“鸳鸯抗婚”,差点把头发剪了。剧组通知她培训时,领导允诺她可以去政法大学深造。郑铮一咬牙,愣是辞职,去了剧组。


要知道,当时剧组能给的,只有三年演员合同,其他啥承诺也没有。


没想到,郑铮不但出色完成鸳鸯,去别处串戏,还拿了“飞天奖”。给她打电话通知领奖的,不是别人,是当时在《中国青年》杂志当记者的马未都。


「贾母(李婷)和贴身丫鬟鸳鸯(郑铮)」


除了鸳鸯,演史湘云的郭霄珍,也付出了很多。


她在黄梅戏校,算是台柱子,为电视台录过很多戏剧节目。接到剧组邀请后,需要签三年合同,离开舞台整整三年。一开始她被定为演袭人。郭霄珍不高兴,要回去。王导就说,你心直口快,干脆演史湘云吧。心结在于,如果为了这个戏不多的角色,在北京待三年,回剧团还有我的位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