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上海野鸟会


    鹀类在分类上原属于雀科鹀属,喙形如同雀一样都是锥形喙,适于以植物种子为食(但并不是说它们不喜欢吃虫子)。上喙和下喙咬合不紧密(即由于上喙喙缘具内凹的缺刻,故上下喙紧闭时之间会有一条细缝)是检索表上鹀区别于雀的最主要特征之一。而现在的分类系统中则将鹀分离出雀科,独立成鹀科。
    
在外形上鹀科所有种大小差异相对不大,我国的鹀体型介于从13厘米的小鹀到19厘米的黍鹀之间,体形基本近似,可以以常见的麻雀作为参考。大部分的种类外侧尾羽白色,次外侧尾羽一半为白色,故在野外观察时很容易地借助此特征将它们与雀区别开。背部总有深色纵纹,某些种类由于翼上覆羽的淡色羽缘而呈现出一至二条翅般。一般而言大部分鹀都具有其显著特征性羽色或是形态可区别彼此。
    
鹀类在非繁殖季节的叫声单调,通常呈不同音色的短促“ze-ze-”音(如同以舌抵住上颌齿末瞬间小吸气发出的声音),其中灰头鹀的较响亮明显,白眉鹀的稍显细弱,黄喉鹀的略带金属音,当然这需要大家野外观察时慢慢体会,对声音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繁殖季节鸣唱婉转优雅,韵律多变。
    
鹀类的胫跗结构与大部分雀类一样,故一般都是以跳跃的方式行进。
    
非繁殖期的鹀主要以植物的种子为食,很少食用果实和叶子,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在荒地、田野、灌丛中找到大部分种类。
    
上海地区的鹀类主要为冬候鸟以及几种过境旅鸟,冬季和迁徙季节是观察它们的好时机。

白眉鹀与黄眉鹀

        白眉鹀
        
中等体型(15厘米),较麻雀而言显得修长。无论雌雄腰部均为纯栗红色,无纵纹,雌性稍淡。换上繁殖羽的雄性头部具清晰的白色顶纹、眉纹、颊纹,俗称五道眉,其余侧冠纹、脸部、喉部黑色,耳羽小片白色;胸部栗色无显著纵纹,仅胁部具连续纵纹。雌性的五道眉稍占皮黄,其余部分黑色较灰淡,脸部褐色较重,耳羽处褐色较淡,喉部皮黄;胸部淡棕褐色,由胸部至胁部具连续深色纵纹。
         
白眉鹀相对而言偏爱林地及山地,在城市公园的假山处较容易发现。通常在灌丛、林下地层活动,行动较其它鹀隐逸,单独、成双或45成群,不集大群。
       
上海地区一般10出现过境种群,12月至翌年3月为冬候种群,最末45月任见零星记录可能为北返过境种群。

正面

1.jpg


2.jpg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