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sensor输出的每一帧图像由以下行组成

Sensor 处理每一行都需要若干个水平消隐周期用于处理一些内部逻辑,在此基础上用户也可以增加消隐周期用于调节每行的曝光时间,起到间接调整帧率的作用。同理,sensor 每帧都需要若干个垂直消隐周期用于为下一帧做准备,在此基础上用户也可以增加一些消隐周期用于调整帧率。
因此,当sensor 主频确定后,垂直消隐的行数是用户控制sensor 输出帧率的主要手段,而水平消隐的周期数是调整帧率的辅助手段。尽管有两个参数都可以起到调整帧率的作用,但为了简单起见,人们往往以SONY 厂家推荐的水平消隐参数作为参考标准,使sensor 每一行的行长(时钟周期数)与SONY 同类型号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继续调节垂直消隐,达到用户需要的帧率。
需要注意的是,当用户配置的积分时间(行数)参数大于一帧的有效行数时,sensor 会把超出的行数自动视作额外的垂直消隐,因此会在两帧之间插入额外的延时,导致sensor 输出帧率下降。
再举一个OV7725的例子,下图是OV7725的VGA时序,其特点是
每一帧开始时同步信号VSYNC有效并持续4行时间(4 tline),
每一行开始时同步信号HSYNC有效并持续64个tp (1tp=2PCLK),
在HREF为高电平时每一行有效时间为640tp,无效时间为144tp,每一行时间为tline=784tp;
每一帧总行数是510,其中有效行数是480
采集一帧数据的时间是784*510tp。

4.4 曝光控制时序
一般而言,用户向sensor 寄存器中写入的控制参数并不时立即生效的,而且不同参数生效的具体时间也不尽相同。举例来说,假设此时此刻sensor 正在采集第N帧之中,即第N帧的Frame Start 信号已经过去而Frame End 信号尚未到来,如果此时向sensor 寄存器写入新的积分时间,则对于某型号的Panasonic sensor,新的积分时间将在第N+2帧开始生效;如果此时向sensor 写入新的增益,则新的增益将在第N+1帧即开始生效。这个问题会导致第N+1帧采用不正确的增益进行曝光,画面会出现瞬间闪烁,这是不可接受的。为了使积分时间和增益能够同时生效,必须通过软件把两个参数分开配置,第N帧写入积分时间,第N+1帧写入增益,两个参数在第N+2帧同时生效,如下图所示。

在有一些sensor 中,如SONY IMX 477/377/277 等,模拟增益参数是立即生效的,而积分时间则是在第N+1帧生效,针对这种sensor,软件只能在sensor的垂直消隐区配置积分时间和增益,两者会同时在第N+1帧生效。在其它任何时间刷新模拟增益都会导致画面从中间随机位置发生割裂,上面部分采用旧的增益,下面部分采用新的增益,导致同一幅画面亮度
为了减少软件的负担,很多sensor 都已经支持一种影子寄存器,需要同步生效的参数都写到同一组影子寄存器中,sensor 会在下一帧开始前将影子寄存器中的内容刷新到工作寄存器中,并且保证所有参数都按照正确的时序生效,不需要软件针对每一款sensor 设计不同的配置逻辑。
4.5 多sensor同步
有一类camera需要同时捕捉多路sensor的图像,通过一定的算法将多路图像拼接成一个整体,以获得更大的视野。

此类camera对sensor捕捉图像的时间同步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否则运动的物体在位于两个sensor接合部的时候容易出现各种诡异的现象,比如目标突然从画面上消失,或者同时出现在两个画面里。
sensor能够同步出图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所有sensor共用同一个时钟源。在此基础上,不同的sensor会选择不同的同步机制。
某些sensor(如AR0431)支持sensor在外部信号的触发下工作,称为Trigger模式,此模式需要使用一个GPI引脚,主控设备通过GPI引脚控制所有sensor同步启动帧读出时序。

AR0431 还支持一种名为Global Start 的同步模式,此模式需要将GPI引脚配置成菊花链形式,如下图所示。主控设备(Host)通过I2C总线向所有sensor广播start-streaming命令。由于各sensor是同时收到启动命令,所以只要各sensor配置的帧周期严格一致,它们输出数据的时序也会严格同步,并一致保持到永远。

4.6 Companding 模式
目前主流的CMOS sensor几乎都是输出Bayer mosaic格式的数据,数据的位宽一般有8位、10位、12位、14位等级别。Bayer格式和数据位宽一般是sensor的固定参数,sensor型号一旦确定后,后续的MIPI和ISP必须能够支持或兼容该sensor的参数,否则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多数sensor支持线性输出模式,即输出的像素值与像素采集的光信号成正比。也有一些sensor支持companding输出模式,对线性数据进行压缩编码,使编码数据可以用更少的带宽传输,降低器件成本。
下图使一种典型的companding模式,将12位线性数据(0~4095)压缩编码成10位数据(0~1023)。这种输出方式要求后续的ISP必须支持decompanding,将10位数据恢复成12位数据才能获得正确的图像。

下图说明了companding压缩和decompanding解压缩的原理。
5. 图像伪影 (Artifact)
5.1 摩尔纹 (Moiré)
摩尔纹源于法语,moiré 是一种纺织品,它的纹路类似于水波。在物理学中,摩尔纹指的是两列或两列以上的波在空间中重叠时发生叠加,从而形成新波形的现象。在图像处理领域,当sensor像素阵列的空间频率低于信号本身的频率时j就会发生频谱混叠(aliasing),图像上的表现就是出现摩尔纹,如下图所示。

摩尔纹不仅影响纹路,还可能影响颜色,在图像中引入伪彩,如下图所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